乙型肝炎的防治
作者: 刘相君 石朝顺 王翠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2024年全国乙肝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达7 500万。
肝炎的类型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常见的有甲肝、乙肝、丙肝。
(2)药物性肝炎: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过敏,或本身毒性所引起。常见可引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
(3)酒精性肝炎: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
(4)免疫性肝炎:一种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引发的慢性肝病。
乙肝病毒携带的诊断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定性或定量检测称乙肝五项,包括(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核心抗体(抗-HBc)、(4)乙肝e抗原(HBeAg)、(5)乙肝e抗体(抗-HBe)。 其中,(1)、(3)、(4)项阳性为小三阳;(1)、(3)、(5)项阳性为大三阳。
乙肝传播与预防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如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传染他人。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传播病毒,但需避免血液或体液直接暴露。预防乙型肝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让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治疗
西医治疗
乙肝病毒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综合手段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乙肝病毒阳性指标高者,可遵医嘱服用拉米夫定片或恩替卡韦片,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缓肝脏炎症的进展,降低肝功能损害的风险。
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例如,清肝要方主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慢性乙型肝炎,方药组成:郁金12 g、香附12 g、佛手12 g、生地30 g、丹参30 g、虎杖15 g、半枝莲30 g。水煎服日1剂,或研药粉,日服3次,每次3 g。肝阴虚者加龟板30 g(研末)、山萸肉20 g、枸杞20 g,肝血虚者加当归15 g、川芎12 g、熟地30 g,肝乘脾少食胃胀者加太子参15 g、炒白术20g、炒枳壳12g;兼有湿热黄痰者加车前子30 g(包)、竹叶10 g、通草1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