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阴道炎怎么办

作者: 程娟

阴道炎为女性生殖健康领域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炎症性疾病,可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长远且深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详细为广大女性介绍阴道炎的定义、常见类型、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知识。

阴道炎的定义

阴道炎是指女性阴道内发生的炎症性疾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如过敏反应、化学刺激等)引起的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其主要特征是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或气味出现异常,并伴有阴道瘙痒、灼热感、疼痛或性交不适等症状。且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在病原体、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均有所不同。因此,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恢复阴道健康至关重要。

常见类型与症状

阴道炎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可分为以下多种类型。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常是由于阴道加特纳氏菌和其他厌氧菌过度生长引起的,与性行为、阴道微生态失衡及免疫力下降有关。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灰白色或乳黄色的均匀稀薄分泌物增多,带有鱼腥臭味;体检时可见阴道黏膜充血,可能出现散在的出血点等症状。尽管患者会感到外阴瘙痒,但程度通常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无此症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的,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妊娠期或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当中。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剧烈的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凝乳状或豆腐渣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白带异味、外阴灼痛、性交疼痛以及排尿不适等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常通过性接触传播。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和泡沫状改变。患者常会出现外阴不适伴灼热感、性交时疼痛加剧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并发尿道感染,表现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所致。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黄色水样分泌物增多,可能呈现脓性并伴有臭味;妇科检查时可见阴道壁充血点或出血斑,同时伴有外阴瘙痒和干涩不适感等。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多是由于婴幼儿外阴清洁不足、大便污染或异物插入阴道引起的,少数情况是通过喂养人间接传播。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红肿、疼痛等。

其他类型

除了上述常见类型外,阴道炎还包括支原体阴道炎、衣原体阴道炎等,多由相应的病原体感染引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阴道炎在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因此出现阴道炎症状后应及时就医,通过白带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诊断方法

症状判断

阴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疼痛、灼热感,甚至可能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外阴红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作为医生初步判断阴道炎的依据。

体格检查

(1)内诊:对于有性经验的女性,医生会通过内诊来检查。检查期间,医生会将戴着手套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插入女性阴道,触摸子宫颈,利用另一只手按压腹部,以检查子宫有无增大、卵巢有无肿大或肿瘤等现象,并观察患者宫颈及阴道黏膜的变化。

(2)阴道镜检查:电子阴道镜可以放大阴道内部的图像,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阴道黏膜的情况。通过阴道镜检查,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炎症、癌前病变等病变。需要注意的是,阴道镜检查并不能让医生直接观察阴道黏膜的变化,而是通过电子技术将阴道内部的图像放大,帮助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的检查手段。

实验室检查

(1)白带常规检查:这是一种通过对阴道内分泌物的显微镜检查,全面评估阴道的清洁度,判断其健康状态的检查手段,可帮助医生发现患者阴道内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如滴虫、霉菌等,为初步的诊断提供依据。

(2)细菌培养检查:这是一种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菌种类的检查手段,可帮助医生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的药物指导。

(3)胺试验:这是一种通过检测白带中的胺在氢氧化钾碱化阴阳性的检查手段,可帮助医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类型。

(4)线索细胞检查:这是一种通过观察白带中的线索细胞,结合胺试验结果,判断细菌性阴道病类型的检查手段。

(5)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对于疑似非淋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通过采集宫颈黏液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可以确诊感染情况,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6)药物敏感试验:一旦确诊为阴道炎,为了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会建议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医生可以确定病原体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检查

(1)阴道酸碱度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将清洁的阴道分泌物样本涂抹在pH测试棒或浸入pH测试纸上,随后通过比色卡或电子读数方式获取阴道的pH值,来判断患者的阴道情况。因此,通过测定阴道酸碱度,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阴道炎症或其他相关问题。

(2)血常规检查:部分阴道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或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可显示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的情况。因此,血常规检查虽然不是所有阴道炎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揭示阴道炎的某些关联特征,辅助医生进行诊疗。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在阴道炎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应遵循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要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确保病原体完全清除。但要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如给予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抗厌氧菌药物、给予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抗真菌药物、给予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滴虫的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阴道炎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现代物理技术,如微波、短波、激光等,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照射,以达到消炎、杀菌、促进血液循环和修复受损组织的目的。该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单独治疗,还能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增强治疗效果。

(2)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理论认为,阴道炎多与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中药内服、熏洗、灌肠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调理。例如,对于湿热下注型阴道炎,可采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气血瘀滞型阴道炎,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阴道炎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通过规律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4)心理辅导:阴道炎的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导同样不可忽视。许多患者因长期受妇科炎症困扰,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生与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患者自身也应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1)保持外阴清洁:日常护理中,应坚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清洗时,注意由前往后顺序,避免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入阴道。洗完之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确保外阴保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避免使用碱性或酸性过强的清洁剂,以免对外阴皮肤造成刺激。

(2)勤换内裤:为了更好地保持个人卫生,女性应每天坚持更换内裤,并在清洗完毕后将其晾晒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利用紫外线杀菌。

(3)避免过度清洁:阴道本身具有自我清洁和微生态平衡的能力,不需要频繁使用阴道清洁剂或过度清洗阴道。过度清洗可能会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削弱自然防御机制,反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避免滥用药物

(1)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不仅会消灭有害细菌,还会无差别地杀伤阴道内的有益菌群。而滥用抗生素会打破阴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状态,降低阴道自我保护能力,为念珠菌、滴虫等机会致病菌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引发阴道炎。因此,应当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

(2)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物和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对阴道内环境产生影响,如改变阴道的酸碱度,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间接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阴道炎的风险。

其他预防措施

(1)避免长时间穿紧身裤:紧身裤因其贴身的特性,长时间穿着可能会使外阴部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状态,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增加女性患上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风险。因此,为了保持外阴部的干燥与清洁,女性应尽量选择宽松、棉质、透气的裤子,让私处有足够的“呼吸”空间。

(2)注意公共卫生:在公共场所,如宾馆、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地方,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使用公共盆浴等设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阴道炎虽为常见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因此,广大女性应提高警惕,正确认识阴道炎,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维护身体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