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血友病
作者: 宦芳娜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呈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这些凝血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然而,在血友病患儿中,由于遗传缺陷,凝血因子的数量不足,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凝固,进而引发一系列出血症状。
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血友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症)和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症)。其中,血友病甲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血友病病例的80%~85%。当这种疾病发生在儿童身上时,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为此,本文将介绍儿童血友病的基本概念、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防措施。
儿童血友病的症状表现
儿童血友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患儿往往在轻微的损伤或手术后就有出血不止的倾向,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关节、肌肉最为常见,其他部位也有皮肤、黏膜出血及内脏出血等。
关节出血
关节出血是血友病患儿的表现之一,通常发生在运动或创伤后,多见于踝关节和膝关节。出血前可能伴有轻度不适,随后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关节反复出血,会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腔变窄、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最终形成慢性血友病性关节炎,甚至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肌肉出血和血肿
肌肉出血和血肿以下肢、前臂、臀部多见。深部血肿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和压迫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及全身发热。
其他出血症状
血友病患儿还可能出现鼻黏膜、口腔、齿龈及皮肤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内脏、颅内出血,往往危及生命。
儿童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是诊断儿童血友病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出血史,包括出血的频率、部位、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同时,还会关注患儿的家族史,因为血友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注意患儿关节是否肿胀、活动受限等。
实验室检查
凝血时间延长是血友病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延长,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患者体内凝血机制的异常。医生可以根据这一变化,初步怀疑血友病。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并确定血友病的具体类型,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通过精密的实验室技术,医生能够测定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的活性水平,这直接关系到血液凝固的能力。如果发现其中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值,那么就可以据此判断出患者所患血友病的具体类型。
基因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诊断在血友病的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因诊断通过检测患儿体内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明确血友病的类型,同时也有助于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的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以及进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血友病的治疗策略
局部止血
对于有表面创伤、鼻或口腔出血的患儿,可以采取局部压迫止血的方法;对于关节出血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并应用夹板固定肢体于功能位,用弹力绷带缠扎以减少出血。
需注意,局部止血方法通常适用于轻度出血或紧急情况,并不能根治血友病。
替代疗法
替代疗法是血友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输注含有凝血因子的重组制剂来补充患儿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如没有重组制剂,可选择血液制品。具体做法是,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能迅速提高患儿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水平,从而控制出血症状。此外,预防性替代治疗是出血前有规律地输注凝血因子,保证凝血因子维持在一定水平,以预防出血和关节损伤、降低致残率。
替代疗法的疗效虽然显著,但需注意输注频率、剂量和输注后反应,以避免出现副作用。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方面,主要有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如氨甲环酸、
6-氨基乙酸、止血芳酸等。其中,DDAVP能提高血浆内凝血因子8活性,常用于治疗轻型血友病患者;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对口腔、舌、扁桃体、咽喉部出血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关节腔、深部肌肉和内脏出血疗效较差;止痛药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弱或强阿片类药物,或应用COX-2类解热镇痛药物,但禁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
需提醒,药物治疗的疗效逊于替代治疗,且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和调整。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血友病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其核心思想是将正常的凝血因子基因通过载体导入患者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并产生足够的凝血因子。
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所有血友病患儿。
物理疗法与康复训练
对于因关节出血导致的关节畸形和功能受限的患儿,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旨在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并帮助患儿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支持
血友病不仅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心理支持是血友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鼓励患儿参与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血友病的预防措施
虽然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难以从根本上预防,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其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遗传咨询
对于有血友病家族史的夫妇,建议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可以了解血友病的遗传规律、风险评估以及生育指导等信息,从而帮助做出明智的生育决策。
产前诊断
对于有高风险生育血友病患儿的夫妇,可以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通过检测胎儿是否携带血友病相关基因的突变,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终止妊娠。
避免诱发因素
对于已经确诊的血友病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外伤、感染等。患儿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凝血功能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出血风险。
健康教育
加强血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友病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健康教育,可让更多的人了解血友病的危害、预防和治疗措施,为血友病患儿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