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 成桂丹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中不容忽视的重大挑战,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对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医院感染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制。
如何科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做好隔离与防护
医院是治疗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场所,但同时也收治了大量传染性疾病患者。巨大的人流量和高密集度的人员分布,使得医院容易成为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场所。考虑到传染性疾病具有强传染性,为减少致病微生物的传播,这类患者应被隔离在单独区域,使致病微生物失去传播条件。对于尚未感染的患者,可通过穿戴隔离衣、手套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减少与致病微生物的接触,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有助于减少致病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在医院环境中,应从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患者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伤口前后都要洗手。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并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七步洗手法)进行清洗,确保手部各个部位都能清洗干净。
(2)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灭菌。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破坏致病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减少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残留。
(3)减少人员聚集,尽量不在人流量大的场所停留,如电梯间或候诊区。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区域,应佩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并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辛辣、油腻、不干净或过期变质的食物;饮用经过消毒的水或温开水,不饮用自来水或生水。
(5)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漱口水、牙膏等进行口腔清洁护理,以免食物中的病菌在口腔中大量繁殖,引发口腔感染,或随呼吸进入气管或肺部,引发呼吸道感染。
(6)做好皮肤清洁。如果患者活动能力良好,应经常洗澡或擦拭身体;如果患者长期卧床,家属或看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擦拭身体、经常翻身,以预防压疮形成。如果患者的皮肤上有伤口,还应该做好伤口清洁、敷料包扎,经常更换药物,以免发生感染。
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医生应评估并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安排其尽快出院,以免长时间住院增加与各种致病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呼吸机治疗,特别是有创呼吸机治疗,一般不超过7 d,这类患者大多需要切开、插入呼吸机导管,呼吸道处于开放状态,外界致病微生物进入其体内时未经口腔或鼻腔过滤和防护,更容易发生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难度。临床上需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得根据经验随意用药,或在无处方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广谱抗生素。应限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用药时应秉持“必要性”的用药原则,明确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类型后,再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病毒性感染患者不应使用抗生素。此外,还应该注意用药疗程和剂量,若使用过量或疗程过长,会增加细菌耐药性风险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其他措施
在饮食上,患者应适当增加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食物的摄入,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减少动物肝脏、甜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食物的摄入,以提高免疫力,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