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乙肝病毒基因分型背后的秘密
作者: 周慧芳乙肝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可对肝细胞造成直接伤害,导致炎症、纤维化等问题,最终可能引发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因此必须积极进行防治。乙肝病毒基因型与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反应、预后情况等存在一定相关性,应明确具体分型以及不同分型的特点。本文将带您探索乙肝病毒基因分型背后的秘密。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定义
基因型是根据不同个体基因序列之间的规律性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用来描述基因本身的特性。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整合与变异是导致乙肝、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不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致病性、耐药性等特性,对于防治肝脏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乙肝病毒基因型指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变异类型,目前已知的包括A、B、C、D、E、F、G、H、I共9种。
不同乙肝病毒基因型的临床和病毒学特征
以下主要介绍A、B、C、D 四种分型,因为E、F、G、H、I 五种分型国内的研究数据相对有限。
(1)传播方式:A、D型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包括经空气飞沫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即非直系血缘关系的传播。B、C型乙肝病毒则主要通过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亲代传至子代。
(2)慢性化倾向:A、C、D型乙肝病毒的慢性化率较高,B型则较低。
(3)乙肝e抗原血清学转化:乙肝e抗原阳性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依据之一。A、B型乙肝病毒基因发生血清学转化较早,C、D型较晚。
(4)乙肝e抗原清除:A、B型乙肝病毒基因多,C、D型较低。
(5)组织学活动:A、B型乙肝病毒基因引起的组织学活动较明显,C、D型较轻微。
(6)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风险:A、B型乙肝病毒基因的致病风险较低,C、D型较高。
(7)Precore A1896突变率:A、C型乙肝病毒基因的突变率较低,B、D型较高。
(8)基底核心启动子T1762/A1764突变率:A、C型乙肝病毒基因的突变率较高,B、D型较低。
不同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地域分布特点
乙肝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同程度的流行,且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与免疫遗传、生活习惯、卫生状况、基因特性、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据调查,A型主要分布于北欧与西欧地区;B、C型主要分布于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D型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区和近东地区;E型主要分布于非洲;F型主要分布于美洲;G型主要分布于美国和法国。在我国,C型主要分布于北方,B型主要分布于南方,D型多见于少数民族地区,其他类型较为罕见。这种地域分布特点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变异规律,也是其进化的结果。
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目的意义
预测疾病进展
不同基因型的乙肝病毒具有不同的致病性,通过检测来明确分型,有助于预测疾病进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以最大程度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A型乙肝病毒感染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B型乙肝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较轻的肝纤维化,不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癌,但这类感染者的母婴传播风险明显高于基因型感染者;C型乙肝病毒 DNA复制能力较强,感染后更易形成持续病毒血症,引起较重的肝脏疾病,同时进展为肝硬化与肝癌的风险也较大;D型乙肝病毒感染多为急性感染,且由于肝组织炎症反应较强,可能增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
指导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疗法,虽然对于慢性感染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肝脏损伤,降低肝硬化及肝癌风险。目前,临床常用核苷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但不同基因型的乙肝病毒对这些药物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疗效,必须“对症下药”。例如,B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对拉米夫定(属核苷类似物)的应答率高于C型乙肝病毒感染者,同时该基因型患者发生耐药性突变的风险较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A型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最好,其次为B型、C型,D型则最差,主要原因是D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水平和病毒DNA载量较高;D型乙肝病毒感染者更易发生阿德福韦酯(系核苷类似物)耐药。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的适宜时间
发现为乙肝病毒感染后应立即做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选用药物,制定短期及长期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的最初2年,最好每6个月做一次乙肝病毒耐药基因检测,以了解病情、耐药情况,优化防治方案。抗病毒治疗2年后,建议每3个月做1次乙肝病毒耐药基因检测。因为经过2年的用药可能已出现耐药,需调整用药。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由于耐药风险较高,也建议每3个月做1次乙肝病毒耐药基因检测。
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流程与优势
流程
(1)采集样本:抽取静脉血,置于专用的血清采集管中。(2)提取核酸:从血清样本中提取乙肝病毒 DNA作为模板。(3)PCR扩增: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进行扩增。(4)测序:对扩增后的DNA片段进行测序,获取特异性序列。(5)数据分析:通过序列比对确定基因型。
优势
(1)准确性高:可实现高分辨率基因型鉴定。(2)效率高:可同时分析多个样本。(3)全面性:可检测所有已知基因型。
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方法
接种疫苗
这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新生儿应在出生24 h内接种第1针,之后在1个月、6个月完成第2针、第3针的接种。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其他高危人群(如丙肝患者、医务人员、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等),必要时需加强免疫或接种。
注意卫生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而注意卫生是切断部分传播途径的关键。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毛巾、牙刷、餐具等私人用品不与他人共用;在性伴侣健康状况不明时,使用安全套;尽量少去人多、环境复杂的场所,或佩戴好口罩。尤其是家庭成员有乙肝患者时,更应注重卫生防护,准备专用的私人用品并做好标识。此外,在接受针灸、修脚、刮脸、纹身等服务时,应该事先确认对方使用的工具是否经过严格消毒。
强身健体
应主要从健康饮食与适当运动两个方面着手。身体素质提高了,免疫力增强了,自然能防范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