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危害多 戒烟正当时

作者: 马晓芳

吸烟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尽管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逐渐提高,但控烟形势依然严峻。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致癌风险

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 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70种已被确定为致癌物质。肺癌与吸烟的关联最为密切,约85%的肺癌病例可归因于吸烟。长期吸烟会使肺部细胞不断受到致癌物质的侵袭,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引发肺癌。此外,吸烟还显著增加患膀胱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宫颈癌等风险。

损害心血管系统

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稠度,降低血管壁的弹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减慢。这些变化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内壁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甚至阻塞,进而引发冠心病。同时,吸烟还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吸烟会导致气道炎症、黏液分泌增多、气道壁增厚和弹性减退,使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青少年来说,吸烟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发育,增加成年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其他健康问题

吸烟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吸烟还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可导致口臭、牙齿变黄、牙龈萎缩、牙周炎等,增加牙齿脱落的风险。在生殖系统方面,吸烟会影响男性的精子质量和数量,降低女性的受孕概率,增加孕妇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吸烟对公共卫生资源的负担

增加医疗费用

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烟草相关疾病的治疗费用高昂,包括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手术费用、康复护理费用等。例如,肺癌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费用高昂。在我国,随着吸烟相关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因吸烟导致的医疗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这无疑对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构成巨大挑战。

劳动力损失

因吸烟患病后,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长时间休息,直接减少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影响经济发展。并且家庭也会因此失去主要的经济支柱,经济陷入困境,进而增加社会福利的负担,形成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连锁反应。

吸烟行为的流行现状与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在某些社会文化环境中,吸烟被视为一种社交手段、成熟标志或时尚行为。例如,在一些商务应酬场合或社交聚会中,吸烟被认为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交流。部分影视作品、广告宣传等也可能传播吸烟与魅力、个性相关的错误观念,误导青少年对吸烟的认知。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吸烟者,尤其是父母吸烟,子女更容易接触到烟草并尝试吸烟。

广告营销与烟草产业

烟草行业长期以来通过各种广告和营销手段推广其产品。尽管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对烟草广告进行限制,但烟草企业仍会采用一些隐蔽的方式进行宣传,如赞助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将品牌形象与健康、活力等概念相联系,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烟草产业的庞大利益链条也促使其不断寻求市场扩张,通过降低价格、推出新口味产品等策略吸引更多的吸烟者,维持和提高烟草消费。

心理依赖与成瘾性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性物质。尼古丁进入吸烟者身体后,会迅速进入血液并作用于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刺激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和吸烟量的增加,大脑会逐渐对尼古丁产生适应性变化,形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一旦吸烟者试图戒烟,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增加等,使戒烟变得极为困难。

戒烟的策略

戒烟方法

药物治疗

(1)尼古丁替代疗法(NRT):通过提供不同形式的尼古丁替代品,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含片、鼻喷雾剂、吸入器等,帮助吸烟者缓解戒断症状,逐步减少对烟草中尼古丁的依赖。这些替代品以较为缓慢、稳定的方式释放尼古丁,使身体逐渐适应较低水平的尼古丁摄入,从而降低吸烟的欲望。

(2)非尼古丁类药物:常见的非尼古丁类药物有盐酸安非他酮、伐尼克兰等。盐酸安非他酮可抑制大脑对多巴胺的再摄取,减少吸烟的愉悦感和渴求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有助于缓解戒烟过程中的情绪问题。伐尼克兰是一种选择性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部分激动剂,既能与尼古丁受体结合,产生部分尼古丁样作用,缓解戒断症状,又能阻断尼古丁与受体的完全结合,降低吸烟的满足感,从而帮助吸烟者更容易戒掉烟瘾。

行为疗法与心理支持

(1)咨询辅导:专业的戒烟咨询服务可为吸烟者提供个性化的戒烟计划和指导。咨询顾问会根据吸烟者的吸烟习惯、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戒烟策略,如设定戒烟目标、调整生活方式、应对戒断症状等。同时,通过定期的随访和沟通,帮助吸烟者解决戒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戒烟的信心和决心。

(2)支持小组:参加戒烟支持小组可以让吸烟者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互相鼓励。在小组中,成员们可以共同学习戒烟知识和技巧,讨论应对戒断反应的方法,形成一种积极的戒烟氛围,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3)认知行为疗法(CBT):这种疗法旨在帮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行为与心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改变对吸烟的认知和态度。通过训练吸烟者识别和应对吸烟的触发因素,如情绪压力、社交场合等,学会采用健康的替代行为来缓解压力和满足心理需求,从而打破吸烟的习惯循环。

政策与环境干预

(1)提高烟草税与价格:通过提高烟草制品的税收,使烟草价格上涨,可有效减少烟草消费,尤其对青少年和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影响更为明显。

(2)公共场所禁烟立法:制定和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如在学校、医院、餐厅、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禁止吸烟,可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同时有助于营造无烟的社会环境,促使吸烟者减少吸烟行为或主动戒烟。

(3)限制烟草广告与促销:进一步加强对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的限制,禁止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烟草广告宣传,减少烟草产品的曝光度,尤其是避免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从源头上控制吸烟行为的发生。

(4)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制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科普资料、公益广告、宣传片等,向公众普及吸烟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吸烟者积极戒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