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手术室护理的神秘面纱
作者: 柯梦婕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非常神秘。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手术室禁止外人进入。手术室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医护人员在忙什么、患者怎么样了……。本文为我们揭开手术室护理的神秘面纱。
手术室护理的特点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其护理与其他科室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危重病:手术室抢救的通常是危重症患者,平常的药物治疗无效,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而严重,需要考虑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
(2)危险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患有各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状况。而且,手术需要麻醉,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生命体征与平常不同,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密切监测,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3)有创性: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手术还会切除病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触碰到身体内部的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备齐各种手术器具和材料,满足主刀医生操作的需求。
(4)规范性:凡是手术,医疗团队都会制定专门的手术方案,做到操作严格、规范、精细。手术室护理人员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手术室护理的目的
手术室护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洁净、舒适的环境,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配合医生完成手术任务。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手术室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水平;在围术期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保证空气、物品、人员达到无菌要求;定期保养和维护手术室设备,及时做好器械清洗和消毒;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仔细清点;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安全和缜密。
手术室护理的内容
从手术推进的过程来看,手术室护理可以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针对患者的准备: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并确认患者的病情符合手术指征、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了解患者过往手术史、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如果有基础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关键指标异常,则需要引起注意,在制定手术方案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做好应急准备。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包括病情、心理状况等),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患者在手术前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护士要善于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慰。术前指导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常规禁食禁水。
(2)手术室准备:手术是一场复杂的操作,对于场所、设备、器械、材料、药品都有严格要求。护士要做好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检测空气质量,并采用空气净化系统或层流技术进行净化,确保手术室干净清洁、手术环境无菌。根据手术要求列出具体清单,准备好所需仪器、设备、器械、材料、药品、急救物品等,都实施灭菌处理,并检查其包装完整性、有效期、使用性能,然后根据使用顺序、人员等合理摆放,确保手术时取用方便。护士在进入手术室时,确保身体清洁,及时穿好(或戴好)已经过灭菌的手术衣、帽子、鞋套、手套、口罩等。
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基本准备: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护士要核对患者资料,包括身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询问其禁食禁饮、肠道排空的情况,然后引导患者躺上手术床上,为其盖上被子(如果患者怕冷就加毛毯)。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营造轻松的氛围,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护士需观察患者的个性特点和状态变化,借助亲切的面容、自然的微笑、温暖的语言、不经意的眼神示意和肢体接触,不断开导与鼓励患者,并通过预先留置的静脉通路输入麻醉药物,让患者入睡。
(2)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从输入麻醉药物开始,到手术正式操作,患者的生命体征会发生变化。此时,护士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如果超出正常范围,要及时向医生反馈。麻醉后的患者不能自主呼吸,需通过呼吸机供氧,护士要注意观察血氧指标,根据医嘱设定氧流量、氧温度、氧浓度等。手术创口、内脏暴露、麻醉影响等会导致患者体温流失,护士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可在非手术部位加盖保温毯,还可加热药液、输注液、清洗液,确保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做好手术操作配合:手术是复杂而精密的操作,护士需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主刀医生操作,聆听其吩咐和需求,精准传递手术器械,配合做好相关操作。遵医嘱为患者止血,在使用药物后观察患者躯体反应和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做好各种保障工作。
(1)创口护理:护士要配合医生清洁和包扎创口,检查冲洗效果,留意是否有出血现象。创口不宜包扎得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创口恢复。
(2)引流管护理:手术往往需要留置引流管、尿管等,以排出渗出液、积液、体液等。在留置引流管时,需要考虑到手术部位、体位状态等,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移位、脱出。还要合理设定引流袋位置,确保引流管通畅性,以免液面过高导致发生反流现象。
(3)症状观察与评估:护士会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定时记录下来。麻醉是一项关键性操作,护士要了解麻醉药物的种类和使用量、预计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昏迷时间、体征指标、身体反应等。如果到达预计苏醒时间患者仍未醒来,要报告麻醉医生实施唤醒。在患者苏醒过来后,告诉手术结果,并鼓励其继续配合后续的康复护理。护士会根据手术和患者情况进行并发症评估,记录在案,随后与病房护理人员全面交接。
(4)器械清洁消毒处理:术后,护士会立即对设备和器械进行清洁,涂抹防锈剂,实施消毒处理(化学浸泡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最后检查灭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