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 郭颖 常颖 陈叙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500例择期剖宫产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0例。

两组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于宫体注射10 U缩宫素注射液,随后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键词:高危产妇;剖宫产;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产后出血

剖宫产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经腹壁和子宫切口娩出胎儿的分娩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显著上升[1~2]。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高危产妇预后尤为重要[3]。缩宫素为常规子宫收缩剂,通过作用于子宫平滑肌有效促进其收缩,但缩宫素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且部分高危产妇会对其产生耐受性,导致效果欠佳[4]。卡前列甲酯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常用于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前列腺素受体引发子宫平滑肌强力而持续的收缩,进一步增强宫缩效果,降低子宫松弛所致的出血风险。卡前列甲酯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作用迅速,且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当缩宫素效果不佳时,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5]。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500例择期剖宫产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0例。对照组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5.52±1.35)岁;经产妇128例,初产妇122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85±0.10)周。研究组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35.15±1.32)岁;经产妇129例,初产妇121例;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40.10±0.18)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相应剖宫产指征[6];理解并配合麻醉操作;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或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既往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

1.2 方法

两组产妇需禁食6 h,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2~4 L/min),心电监护。两组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产妇取左侧卧位,选择L3~4间隙穿刺,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 mL,将腰穿针取出后,放置硬膜外导管3~5 cm。协助产妇转为平卧位,控制阻滞平面至T4以下,术中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追加镇痛。对照组产妇胎儿娩出以后,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0474),然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3020455)500 mL+10 U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胎儿娩出并断脐后,立即予以产妇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1 mg。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总出血量。(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面部潮红、血压升高、恶心呕吐、胸闷不良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 h内,自然分娩出血量超过500 mL或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 000 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7~8]。常见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9]。缩宫素是一种内源性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通过神经垂体释放,其主要功能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在分娩过程中使用有助于推动胎儿顺利分娩,并在产后增强子宫收缩,降低出血风险[10~11]。

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多通过增强子宫收缩力来减少出血,但对于存在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肌瘤或子宫瘢痕等高危因素的产妇,仅依赖缩宫素可能难以完全控制出血[12~13]。卡前列甲酯栓是一种前列腺素类药物,属于F2α型前列腺素类似物,通过特异性结合子宫平滑肌上的受体,促进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增大收缩强度。此外,卡前列甲酯栓还具有一定的血管收缩作用,能减少局部血流量,进一步降低出血风险。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与子宫平滑肌有效收缩密切相关,剖宫产过程中,子宫壁切开后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如果子宫无法迅速有效收缩,容易导致大出血[14]。术后2 h出血量是评估产后出血早期情况的重要指标,此阶段的出血通常反映了子宫收缩的持续性以及子宫内膜创面的恢复情况。术后24 h总出血量能反映药物在长期控制出血方面的效果,高危产妇剖宫产后出血量控制不仅依赖于术中和术后早期子宫收缩,还与子宫恢复和创面修复有关,单一使用缩宫素疗效通常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部分患者术后12~24 h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再次出血。

卡前列甲酯栓具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通过激活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的前列腺素受体,直接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有效封闭开放血管,减少出血。从药物动力学方面分析,卡前列甲酯栓经舌下吸收,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且作用时间长,其长效作用则可以在术后24 h内保持子宫持续收缩能力,进一步降低总出血量,并通过增强子宫肌纤维张力,减缓血管床内的血液流速,促进子宫内膜创面愈合,从而降低长时间出血及急性出血风险。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作用于不同的生物信号通路,具有协同效应,这种双重收缩机制能够显著提高子宫收缩效率,降低术中出血量[15]。

本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卡前列甲酯栓通过局部发挥前列腺素作用,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同时局部用药可避免全身吸收过多,从而有效减少全身性副作用。缩宫素大剂量使用易引发血压升高、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可降低缩宫素剂量需求,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刺激,降低恶心、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两者通过不同的生理途径增强宫缩效果,避免单一药物的高剂量风险,提高药物总体安全性。

综上所述,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高危产妇剖宫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邵元媛,王宏娟,陈薇,等.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比较[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3,32(2):153-157.

[2]Xiao Z,Cheng D,Chen J,et al.The effects of methotrexate and 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car pregnancy: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Medicine,2019,98(11):e14913.

[3]龙驭云,沈立平,杨月华,等.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相关性[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31(1):112-116.

[4]刘叶廷,吴彦英,李凤娇,等.氨甲环酸联合卡孕栓与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估[J].河北医药,

2023,45(2):221-223,227.

[5]王晶,廖丹,赵亚田,等.缩宫素联合卡前列腺素类药物对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J].西北药学杂志,2024,39(3):115-118.

[6]陈练,赵扬玉.2021年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院剖宫产手术实践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22-24.

[7]罗岩,徐雁,赵岩岩,等.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空气波压力预防血栓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血栓性不良事件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21):3063-3066.

[8]陈岩飞,赵影,左志洪.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高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11):36-40.

[9]黄芬芳.产后调理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5):141-143.

[10]叶茹,任虹,龚丽云,等.麦角新碱联合欣母沛或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31(1):69-74.

[11]刘叶廷,吴彦英,李凤娇,等.氨甲环酸联合卡孕栓与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估[J].河北医药,

2023,45(2):221-223,227.

[12]胡锦艳,马莉娟,葛玲丹,等.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对单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母婴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2):320-324.

[13]郭菲,杨芳.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J].贵州医药,

2023,47(10):1546-1547.

[14]王丽凤.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23(2):108-111.

[15]郝瑞月,苏东.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4):2191-219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