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杨相禹
摘要: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贫血指标、铁指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b、HCT、SF、SI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生活质量;血红蛋白
慢性肾病主要是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量变少,患病者的尿毒症毒素、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均会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关反应性降低,且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会影响骨髓微环境,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情况,有可能缺乏叶酸、铁,进而引发肾性贫血[1]。相关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大多数有贫血问题,贫血会导致患者生理异常,其中包括心绞痛、心排出量增加等,且会损害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生存率[2]。因此,临床需要及时给予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63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2~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肾性贫血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正常交流;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利用透析机、透析器进行治疗,血流量控制在200~220 mL/min,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 mL/min,透析时间控制在4 h/次,3次/周。在动静脉内瘘处创建血液透析通路,且利用低分子量肝素或普通肝素进行抗凝处理[3]。
对照组同时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在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每次5 000 IU,每周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蔗糖铁治疗:蔗糖铁注射液1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 mL中,在血液透析治疗前1h,于透析器静脉壶处慢慢注入,每周1次[4]。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科学补充叶酸、维生素。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贫血指标、铁指标:主要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给予离心处理取血清,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b、HCT,利用免疫层析法检测SF,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
(2)比较两组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Hb水平上升超出20 g/L,或者HCT水平上升超出10%;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Hb水平上升较为缓慢,且上升在10~20 g/L,或者HCT水平上升在5%~10%;无效为各项指标都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5]。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
(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泛酸、腹胀、便秘等。
(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利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每个维度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贫血指标、铁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b、HCT、SF、SI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贫血为尿毒症患者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受损病症,会影响患者肾脏功能。出现肾性贫血的原因较多,如铁剂缺乏、叶酸不足、患者对铁吸收不良等均会导致铁丢失,进而对Hb的合成量造成影响[7~8]。贫血症状会促进氧化应激、缺氧、缺血症状,加重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和间质纤维化,进而加重病情;贫血还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扩张外周血管,使左心室肥厚,影响患者运动耐力,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临床需及时纠正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症状,减轻心脏受损程度,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9~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属于一种可促进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未分化的肝细胞分化,进而成熟为成红血细胞、网织红细胞,促进Hb合成和流入末梢血管。一般情况下,贫血会促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量上升,但是肾性贫血患者该指标较低,这可能与某种肾脏因子、血浆基质反应相关[11~12]。因此,临床需人工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态。但是单纯对其进行补充是不够的,患者还有铁缺乏的问题。
铁离子是血红蛋白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血红蛋白正常结构、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较为积极影响。蔗糖铁是分子量是43kDa的复合物,其可以有效避免药物经过肾脏清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仅仅在特定的生理状态下才会释放蔗糖铁的铁离子,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药物利用率,静脉注射后10 min分钟便能达到最高浓度,半衰期是6 h。将蔗糖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贫血指标和铁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b、HCT、SF、SI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李燕,李俊萍,赵峰,等.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7):1984-1988.
[2]叶慧.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行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3):89-91.
[3]杜振雄,梁秋,周春柳,等.蔗糖铁注射液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0):70-72.
[4]栗杰,秘营昌,邱录贵,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消化道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7):824-825,827.
[5]郭冬慈,张宝桐.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行血液透析伴有肾性贫血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5):25-28.
[6]何香芝.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1):3644-3646.
[7]苏杭,王萍.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5):68-69,72.
[8]彭彪承,郝书华,廖晶晶,等.不同年龄肾性贫血患者血清iPTH、尿NGAL水平差异及与贫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12):1104-1106.
[9]杨宏志,胡斌,杨永华,等.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中老年髋部骨折贫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8):97-99,103.
[10]侯儆,王莉丽,杨蔓玲,等.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J].肿瘤药学,2023,13(6):751-758.
[11]温泰禄,曾贵英.重组人EPO联合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24):96-99.
[12]陈方旭,苏苗,王彩丽.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重度贫血伴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低反应性血液透析患者1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12):1044-1046.
[13]陈俊丽.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4):26-28.
[14]赵云艽,邱国萍.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4):54-57.
[15]张静静,徐亚光,王天舒.评价左卡尼汀配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效果[J].中外医疗,2023,42(3):15-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