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强化综合管理应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 赵保强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强化综合管理应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6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开展门诊常规治疗,观察组开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强化综合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认知。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标准、危害、饮食原则、危险因素、相关检查、完成4次随访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社区为中心的强化综合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相关知识的认知。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痛风;社区管理;血尿酸;甘油三酯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功能异常或过多产生引起的,尿酸浓度升高时容易形成尿酸结晶,从而导致痛风的发生[1]。以急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随疼痛、红肿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管理主要集中在医院进行治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社区管理模式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影响。社区管理模式将重点从治疗向预防和健康教育转变,强调患者自我管理和积极参与。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强化综合管理应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6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27±2.38)岁。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7.13±3.7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病案资料齐全;符合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不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门诊常规治疗。(1)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键,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酒类等,这些食物中富含嘌呤,摄入过多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应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摄入,如苹果、橙子、番茄、菠菜等。所含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促进尿酸排泄。(2)运动锻炼。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代谢率,促进尿酸的分解和排泄,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超负荷锻炼,以免引起关节炎症和损伤。(3)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尿酸药有阿罗洛新、苯溴马隆等,社区医生应指导患者规律服药,保证用药效果。(4)并发症预防。痛风通常会伴随急性关节炎症和剧烈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症状,如布洛芬、萘普生、洛索他明等。此外,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2]。

观察组接受以社区为中心的强化综合管理。(1)建立患者识别系统。社区医疗机构应该建立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注册系统,通过问诊和检测等方式筛查高危人群。同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治疗进程进行记录和跟踪,方便医生进行管理和干预。(2)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心理干预等。(3)加强教育。社区医生需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关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控制饮食和锻炼,避免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4)提供远程管理服务。社区医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提供远程咨询和管理服务,包括在线问诊、药物配送、病情随访、健康建议等。(5)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社区医生应与其他专科医师(如营养师、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等)进行协作,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及时跟进治疗进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6)建立健康管理俱乐部。社区医生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健康管理俱乐部活动,俱乐部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或文化娱乐活动,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3]。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BMI、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2)比较两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相关知识的认知,包括诊断标准、危害、饮食原则、危险因素、相关检查及完成4次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相关知识认知比较

观察组诊断标准、危害、饮食原则、危险因素、相关检查、完成4次随访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标准、危害、饮食原则、危险因素、相关检查、完成4次随访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以社区为中心的强化综合管理是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社区医疗机构可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加强社区医疗资源建设。增加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引进相关专业医生和护理人员,确保社区医疗资源充足和专业。同时,建立社区医疗与高等级医疗机构的良好对接机制,确保患者紧急情况能够及时转诊和得到救治。第二,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和管理指南,明确患者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责任,并培训相关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个管理流程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与其他相关专科的协作,实现多学科综合管理[4]。第三,加强健康宣教和个体化教育。针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开展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和教育活动,包括宣传疾病基本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第四,强化患者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通过设立病友互助小组、开展康复指导班等方式,促使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提高其健康素养和自我调控能力,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建立健全社区支持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开展与疾病相关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援助工作,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和实际上的困难[5]。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相关公益活动,提高对患者的支持和关怀。第六,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患者个人健康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加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沟通与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患者管理效果的持续改进。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社区为中心强化综合管理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多学科合作。未来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合作。医生、护士、营养师、社工等专业人员将形成一个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管理。第二,远程监测与追踪。未来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更加依赖远程监测和追踪技术。患者的生物指标和症状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手环或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医疗团队可以远程监视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干预,确保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第三,个性化治疗。未来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基因、生活方式、疾病特征等个体化信息,医疗团队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第四,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未来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医疗团队将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和个别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并进行自我管理技巧,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第五,数据共享与研究。未来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数据共享和研究。医疗团队将在合规的情况下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进而改进治疗方案、提高临床决策和疾病管理效果。同时,医疗团队还会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深入研究疾病,进而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以社区为中心的强化综合管理可以大幅度提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相关知识的认知。随着医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模式将会更加完善和健全,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更好地维护其身体健康,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陈丽,谭延辉,曹伟灵等.社区药学照护规范的建立与实践[J].海峡药学,2023,35(5):109-111.

[2]代春丽,王贞丽,刘传芳.特勤疗养中心建设氢医学体验馆的探索与实践[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7):679-681.

[3]赵敏,黄振光.药物治疗管理在临床药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1):28-30.

[4]谭惠文,谢爱霞,向蔚婷,等.医疗援疆新形势下克拉玛依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华西医学,2020,35(12):1513-1517.

[5]王俊,张德栋,孟凡伟,等.疗养档案书写中4类特定问题的质量缺陷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4):451-45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