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师告诫:揉眼会伤眼,细菌来捣乱

作者: 罗玲 倪道灿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结膜和角膜,不仅保护眼球免受外界伤害,还维持着眼内环境的稳定。然而,这层保护膜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受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无害的揉眼,其实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将探讨揉眼对眼睛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保护视力。

揉眼可引发哪些眼部风险

眼部感染风险

揉眼可能导致手指上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接触眼睛表面而进入眼内,增加眼部感染的风险。这种传播机制是结膜炎、角膜炎等常见眼部感染的重要诱因。因此,理解微生物传播机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等,对预防眼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频繁揉眼造成的眼表组织微小损伤,不仅为微生物入侵提供了通道,还可能导致眼表组织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外部刺激和感染。

眼部过敏风险

揉眼过程中,手指可能携带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是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等眼部过敏反应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在揉眼前确保双手清洁,并尽量不要在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揉眼。

揉眼还可能加剧眼部刺激症状,如瘙痒、红肿等,不仅可能恶化已有的过敏状况,还有可能引发新的眼部问题,如角膜炎、睑腺炎等。对于眼部过敏患者而言,揉眼与过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特别强调避免揉眼的必要性,并教育患者采取其他方式缓解眼部不适,如冷敷、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眼表损伤风险

揉眼可能对眼表构造成物理刺激,进而诱发一系列眼部问题。

在揉眼过程中,手指与眼球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对角膜上皮细胞造成微小损伤。角膜作为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承担着保护眼球和维持视力清晰度的重任。反复的微小损伤长期累积,可能引发角膜炎等眼病。

结膜是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富含血管和神经,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当结膜受到揉眼等物理刺激时,可能出现充血、水肿等,导致患者感到眼部不适、瘙痒或异物感。若长期忽视这种刺激,可能发展成慢性炎症,导致结膜增厚、血管增生等病变,最终影响视力。

视力下降风险

(1)揉眼可能对角膜曲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角膜作为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其曲率对于光线的折射和聚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频繁地揉眼,尤其是在没有注意手部清洁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角膜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和摩擦,进而引发角膜曲率的变化,出现视力模糊。日积月累,可导致视力明显下降。此外,揉眼还可能引发角膜炎等眼部炎症,进一步加剧视力问题。

(2)在揉眼过程中,眼球受到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可能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长期、频繁地揉眼行为下,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3)在日常生活中,双手会接触到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如果没有充分清洁双手,揉眼时就可能将这些微生物带入眼内,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感染性眼病,导致视力下降。

(4)揉眼还可能引发或加剧眼干燥症。眼干燥症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质量下降导致的眼部不适,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等。长期揉眼可能破坏泪膜稳定性,加重眼干燥症状,进而影响视力。此外,揉眼时还可能产生瞬时的眼压升高,对眼底组织产生压迫,长期如此可能引发眼底病变,如青光眼等,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细菌感染检验方法与常见致病菌

当眼部出现症状,进行初步检查后怀疑为感染性角膜炎时,需立即采样并送到检验科进行检测。

细菌培养具体做法:将样本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置于35 ℃恒温箱中培养24~48 h,然后将筛选后的菌株制成样片进行革兰染色,依据染色结果以及生长菌落特征作初步鉴定,最后再将提纯后细菌标本使用全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一步鉴定细菌类型和药敏情况。

眼部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真菌类有白假丝酵母菌、镰刀菌等。

特别提醒,有些细菌对某些抗菌药有天然耐药性,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天然耐药,因此用药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切勿自行判断。

细菌感染标本采集时机

(1)应在病程早期,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或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2)对于分泌物的采集,推荐使用预先用无菌生理盐水等沾湿的符合眼科临床要求的无菌拭子。

(3)采集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或体表标本时.如结膜囊分泌物、泪道分泌物等,应注意避免眼睑、睫毛及周围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以防病原菌与正常菌群相混淆致使临床误诊。采集房水、玻璃体等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标本采集后应2 h内送检验科。由于大多数眼部标本的取材量较少,建议进行床边接种。眼部标本属于无菌标本,建议先增菌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眼病用药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在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眼药水一般每天滴3~4次,每次1~2滴,连滴3~5 d,其中睡前滴1次。如果眼睛没有什么不适感就不用滴了。滴完眼药水后,要闭眼休息5~10 min。

(2)注意药物保存:眼药水等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过期的药品应及时停用并更换。因为虽然眼药水的保质期一般为1~2年,但千万不要以为打开后的眼药水也可以使用到保质期。眼药水打开后接触了空气,即使用不完,也要在两个月后丢弃。眼药水属于液体药物,稳定性比较差,一旦开封后,其有效成分会与空气接触,同时受温度、光线、热度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时间一长药物容易变质。因此最好在开封1个月内用完,最长不要超过2个月。

(3)观察病情变化: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策略和建议

(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揉眼可能引发眼部健康问题。可结合真实的案例,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揉眼行为的危害,使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良行为后果的严重性。

(2)学校是塑造学生健康行为的重要场所。校方可以和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眼部健康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将眼部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