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化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 刘丹丹

童趣化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0

摘要:目的 分析童趣化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童趣化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CARED、CMF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RR、PT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VT、VPEF/VE、TPTEF/T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童趣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负性情绪,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童趣化护理;肺功能;依从性

毛细支气管炎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细管,会使患儿支气管腔内变窄,造成呼吸道堵塞、气管内分泌物增多,进而影响肺功能[1]。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延长,严重者会出现发作性喘憋,多伴有呼气性喘鸣,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安全[2]。

然而,由于患儿年龄尚小,配合度较低,对医院有抵触与恐惧心理,致使治疗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效率,故临床应高度重视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3~4]。本研究旨在分析童趣化护理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1~12个月,平均(6.87±2.77)个月;病程1~7 d,平均(3.79±1.70) d。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12个月,平均(6.43±2.63)个月;病程1~7 d,平均(3.80±1.62)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5]中相关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合并恶性肿瘤;支气管发育不良;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实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等相关情况;护理人员全程用温柔、轻松的语气鼓励患儿,为其营造出整洁、卫生、温馨的病房环境;勤开窗通风,嘱家属及时给患儿用药;给予患儿家属疾病方面的健康宣教,发放宣传手册;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童趣化护理

(1)病房环境童趣化:保持病房以及治疗室内环境干净卫生;病房内多贴彩色墙纸,以浅蓝色、淡黄色等暖色最佳,可粘贴卡通样式图画;在房间内放置卡通玩具及玩偶等物品。

(2)活动童趣化:按照患儿的实际年龄予以适合的动漫、卡通等绘画样本,详细告知家属绘画方法,引导家属参与其中,帮助患儿完成绘画。每次绘画时间控制在40 min左右。

(3)听觉童趣化:通过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了解每位患儿喜爱的小故事、儿歌等,播放给患儿聆听,声音大小应保持在70 db以下,并加强病房之间隔音效果;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保持说话、行动声音不宜过大,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和睡眠质量。

(4)语言童趣化:制作疾病治疗的目的、作用相关知识的卡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生动地解说,并引导家属参与其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对患儿提出疾病相关问题,给予积极主动配合的患儿一定的奖励。

(5)情境模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与患儿进行互动。引导患儿扮演医生,让家属扮演患者,护理人员一旁协助患儿,让其掌握治疗过程,再换回角色,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对表现优秀的患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画、小礼品等。

(6)饮食指导童趣化:为患儿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通过卡片方式引导患儿认识各类事物;尝试将食物做成有趣的形状,并与患儿进行互动游戏,以奖励食用水果的方式调动患儿的积极性,确保患儿每日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评估患儿焦虑、恐惧情绪,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恐惧情绪越严重。(2)比较两组肺功能:主要观察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容积比(VPEF/VE)和达峰时间比(TPTEF/TE)。(3)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完全依从;患儿大部分时间配合干预,依从;患儿需要在护理人员监督下与家长强制要求下才能完成,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SCARED、CMF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RR、PTEF均低于对照组,VT、VPEF/VE、TPTEF/TE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患儿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儿科护理难度较大,同时家属对患儿疾病知识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常规护理下的患儿依从性较差,会增加医疗成本,影响治疗效果,易引发护患纠纷。研究表明,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从而改善患儿预后[6]。其中,童趣化护理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方式,逐渐应用于该类疾病的护理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CARED、CMF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童趣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负性情绪。患儿由于年龄尚小,对突如其来的不适、陌生的医院环境等容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童趣化护理方式是通过给儿童展示其感兴趣的事物,从而吸引注意力。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亲切、热情,为患儿提供安全感,调动其积极情绪。通过改变视觉环境,营造出轻松、舒适的治疗环境,可以转移患儿注意力;通过播放童谣、小故事等改变听觉环境,稳定患儿情绪,缓解患儿因疾病带来的不适感。

此外,护理后,研究组RR、PT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VT、VPEF/VE、TPTEF/T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童趣化护理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童趣化护理通过改变病房及治疗的环境,可改善患儿休息环境,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使其呼吸保持顺畅,促进肺部功能恢复。饮食护理也可以有效提高患儿身体机能,有利于机体恢复和病毒的清除。通过对家属开展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证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开展[7]。

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童趣化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通过改变视觉环境、听觉环境,护理人员可有效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以卡片的形式向患儿讲述治疗过程以及治疗重要性,有利于增强患儿接受度;以奖励的方式激励患儿,可调动患儿的积极性,使诊疗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8]。

综上所述,童趣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负性情绪,改善患儿肺功能。

参考文献

[1]曹晓燕,刘少贞,邬丽云.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风险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36-139.

[2]杨青,郭慧.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干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8):2728-2730.

[3]赵翔.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中西结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218-220.

[4]赵杰,赵上坤,冯春月,等.层级链式护理干预策略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31-34.

[5]刘恩梅,陈慧中,钱渊.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68-171.

[6]张芳芳,李莉,谭文婷.童趣诱导结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对学龄期PICC置管患儿配合度、医疗恐惧感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9):125-127.

[7]李娜娜,刘伟,杨凤华.慢性病患儿应激源压力水平分布及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5):727-729.

[8]朱萍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718-17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