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王瑜 杨静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自我护理;负性情绪;健康知识水平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特点是病情复杂、症状多样和治疗难度大[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理念的更新,常规护理无法满足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注重治疗效果,更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舒适感,其核心理念是个体化护理,通过精细化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2]。本研究旨在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0~41岁,平均年龄(38.82±2.09)岁。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1~40岁,平均年龄(37.39±1.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病案资料齐全;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对研究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按照口腔科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同时完善预防工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展开。

1.2.2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

(1)个人卫生: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在刷牙的同时还可以多漱口、使用牙线。定期更换牙刷,避免传染细菌。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技巧和口腔清洁方法。

(2)创口护理:定期清洗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创口,并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抗菌漱口水或抗菌洗剂进行口腔护理。在清洗和更换敷料时,护理人员手部保持清洁,避免感染[3]。

(3)饮食调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软食,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刺激口腔分泌,促进创口愈合。

(4)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止痛,同时给予患者温和的口腔护理液,避免过度刺激创口。

(5)定期复诊:鼓励患者按时接受医生的复诊,以便及时跟踪感染治疗的进展,而且还需要评估创口的愈合程度,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6)教育与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口腔卫生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此外,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大幅度提高患者恢复速度[4]。

(7)全身肌肉放松训练:指导患者通过全身肌肉放松训练来调节自身情绪,双手放松并紧握,双手握拳时伴随吸气,双手放松时伴随呼气,同时分别对多个部位进行肌肉训练。

(8)音乐疗法:播放舒缓音乐、轻音乐等,结合患者爱好,选择其喜欢的音乐,可一定程度地缓解疼痛。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包括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得分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2)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深。(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指口腔颌面部的软组织或骨骼间隙内的感染。感染会导致颌面部肿胀、红肿和疼痛,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舒适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还会导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张口困难等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还可能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败血症和全身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重度的颌面部间隙感染还可能导致颌骨和面部骨骼的组织坏死,对颌骨结构和面部外貌造成永久性损害[5]。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往往与其他系统的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而常规护理只针对口腔部分进行处理,忽略了对合并疾病的综合治疗,不仅会导致感染的复发,还可能造成合并疾病的恶化[6]。优质护理可以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病情监测,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优质护理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方案、密切的观察和有效的沟通,减少并发症的风险[7~8]。在此基础上,优质护理团队会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口腔卫生指导,并监测伤口的愈合情况,从而大幅提高患者恢复速度。护理人员也会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沟通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恢复信心。此外,优质护理不仅注重即时治疗,还注重患者的长期康复和预防复发。通过给予患者充足的治疗建议、定期的复查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9~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护理理念的快速更新,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个性化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个性化护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优质护理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2)细致化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期。因此在未来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供细致化的护理服务,如定期检查、注重口腔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11]。(3)团队化护理:未来的优质护理将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医护人员将形成一个紧密的团队,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概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婕.个性化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6):157-160.

[2]祝立卷.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112.

[3]高苑,杨舒,杨梦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8):5-8.

[4]刘春花.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3):183-185,189.

[5]聂晓立.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31-35.

[6]陈佳,张军花.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老年口腔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1,43(23):3672-3674.

[7]刘婷,陈昕,谢晓梅.糖尿病患者口腔问题分析及其护理方法[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3):147-151.

[8]史函菲,吴洋,任朋娟,等.整体护理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1):238-240.

[9]韩亚静.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248-249.

[10]潘嘏,高秀君,孙璐.探讨强化口腔护理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50.

[11]孙明辉.全程优质护理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6):2616-2618.

[12]罗晓玲.不同护理模式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64-16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