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王英 李娟 孙克青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综合护理;生活质量;血压;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病程较长,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多数患者需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水平,血压不稳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血压,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理解不足,导致缺乏治疗依从性,而且长期治疗患者易出现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再加上疾病发展,最终使得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3~4]。对此,必须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81±2.45)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88±1.33)年。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1.14±3.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损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沟通;存在凝血功能及免疫系统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监测血压,给予其用药指导,嘱咐患者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情况。

1.2.2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

(1)成立综合护理小组。由护士长领导,主要职责是深化护理人员对综合护理各个环节的理解与应用,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确保护理人员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精通实践技能。小组成员以科室护士为主,要求其定期参与由护士长组织的综合护理服务培训,确保护理团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护理实践中。此外,小组应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评估每位成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度,提升护理服务整体水平。

(2)综合护理。第一,心理护理。责任护士需针对患者的个性、沟通方式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主动倾听患者的顾虑,共情其负面情绪以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应向患者解释积极心态对病情好转和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性,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怀。第二,睡眠、饮食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代谢缓慢,记忆力和自理能力减弱,因此护理工作需更加细致周到,不仅要加强保暖护理,确保患者睡眠质量,同时也要重视其饮食管理,从而提供合理的营养搭配。第三,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运动指导,如太极拳、散步或者上下楼梯等,有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配合度。第四,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密切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第五,出院护理。老年患者存在记忆力下降和用药依从性不足问题,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其详细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用药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用药方法。此外,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沟通,使其有效监督患者规律服药,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压水平。(2)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患者满意度。(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估。(5)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护理前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大大下降,同时还伴有诸多基础性疾病,由此导致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难度更大,而且部分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缺乏依从性且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治疗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主动性[5]。

综合护理从诸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护理小组中的护理人员需接受培训及考核,提高整理护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通过环境护理使患者更快地熟悉治疗环境,同时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关心与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此外,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指导患者注重运动锻炼,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加强对家属的指导,给予患者家庭支持,使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维持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安龙,龙远雄.基于微信平台构建的延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3,32(6):585-589.

[2]李传艳,丁艳丽,杨红蕾,等.“医院-家庭-互联网”模型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3):86-89.

[3]曾丽,陈小娟.优质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 (33):148-150,154.

[4]曾伟红.综合护理干预在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2):184-186.

[5]郭欣,蒋玲.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3,31(11):179-18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