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用药误区

作者: 刘玉双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药物种类较多。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速效和长效胰岛素相结合。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治疗;二是针对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药物治疗。

为弥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出现了一批可以促进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还有胰岛素。其中,药物胰岛素不仅可以能够对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干预,还可以直接替代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像DPP-4 酶抑制剂、SGLT-2 抑制剂、GLP-1这类新的受体激动剂,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会经常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肠道对淀粉吸收,起到降糖的作用。

当前,临床医学上对于二甲双胍使用较为广泛,价格便宜,治疗效果显著。但临床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有很多认识误区,比如认为二甲双胍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大,会对肝肾造成伤害。实际上,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对肝肾基本没有影响。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误区

(1)有的人在发现自身血糖略高后就立刻用药,以期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正确做法是首先改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坚持一段时间后,若检查发现血糖仍然没得到控制,在使用降糖药物。如果在经生活干预后血糖恢复正常,则无需服药。

当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较多种,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不能够大量服用同一类药物,不同种类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方向,而同一类药物是以同一种机制作用于人体控制血糖,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切忌同时服用同一类药物,这样可能发生将血糖降得过低的情况,有害身体。

(2)患者在服用药物后感觉不明显就立刻就换药,或糖尿病症状不是很明显,身体也未产生不适,于是自行停药。上述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糖尿病的病情程度绝非通过人脑便能感受到的,如果贸然停药,会导致血糖持续上升,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

(3)服药后没有定期进行复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药物后,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比如某些磺脲类药物可能在用药数月至数年后出现继发性失效,此时需要更换。

(4)有的患者听别的患者说某种降糖药效果好,于是自行买来服用。其实,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特别讲究个体化,即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病程选择针对性的降糖药。如果盲目选药,不仅耽误病情,甚至会造成其他器官受损。所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注意用药禁忌、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上一篇: 一花一美一种药
下一篇: 面瘫的中医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