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孙金凤

摘要: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化疗依从性、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命质量和化疗依从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乳腺癌;渐进式康复护理;化疗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乳腺癌疾病的临床干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接受化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然而,大多数患者会因化疗不耐受而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脱发、骨髓抑制等[2]。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对于化疗的认知不足,使其对化疗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应给予乳腺癌化疗患者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帮助其快速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47~55岁,平均年龄(51.63±0.37)岁;肿瘤分期为Ⅰ期 27例,Ⅱ期23例,Ⅲ期10例。研究组年龄46~54岁,平均年龄(51.85±0.15)岁;肿瘤分期为Ⅰ期31例,Ⅱ期24例,Ⅲ期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未出现肿瘤转移;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全程参与此次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出现肿瘤骨转移、淋巴转移;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化疗的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化疗,积极应对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信心。护理人员或家属可对患者乳房部位进行适度按摩,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上肢水肿。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运动,保持双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对上肢分别进行前后左右运动,并逐渐加大运动量,避免出现上肢功能障碍。

1.2.2 研究组予以渐进式康复护理

依据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将康复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即康复早期(术后1个月)、康复中期(术后2~3个月)与康复末期(术后4~6个月),并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案,具体如下。

(1)专项培训: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肿瘤内科需针对所有临床护理人员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期满开展专项考核,高度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2)康复早期护理:采取对症护理,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日常监督,协助其适应后续的康复锻炼节奏,在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正常状态后,依据其术后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渐进式康复训练操。

(3)康复中期护理:该时期的患者相对于康复早期有所改善,为确保训练量的循序渐进,该阶段可适当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训练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早期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增加对肢体活动度与自由度的训练,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上肢的内收、外展、前屈与后伸及旋转等活动。在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询问其真实感受,必要时可减小锻炼力度,确保患者舒适性。

(4)康复后期护理:该阶段患者已经出院,因此康复后期的护理主要在家庭和社区中完成。为了确保医院护理的延续性,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建立家庭随访档案,组建微信群聊。邀请出院患者加入群聊中,同时依据患者恢复情况设定不同的家庭随访周期,并加强对患者的出院宣教,嘱其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告知患者日常饮食禁忌、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间[5]。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2)比较两组生命质量:使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 B)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差。

(3)比较两组化疗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90分)与不满意(0~<70分)。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化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化疗总依从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见表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化疗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及时、有效地接受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化疗主要是借助化疗药物对患者全身组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杀死病灶的癌细胞,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继而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导致化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大多数患者对于化疗存在恐惧、焦虑感[4]。因此,临床需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化疗患者的舒适性。

当前的常规护理已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渐进式康复护理主要是在开展各项临床护理措施前,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周期的划分,通过不同周期的康复训练,可充分满足不同阶段患者对于康复锻炼的需求,强化了康复护理的阶段性和针对性,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患者化疗依从性的提高,加快其康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渐进式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云,陈鑫,吴娱.激励式康复管理联合渐进式阻力训练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1):59-63.

[2]卓海燕,洪冬妮.康复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24-4725.

[3]殷明燕,张冬梅.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干预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8):1336-1337.

[4]李秀芳.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期的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旬刊,2018,12(8):238-239.

[5]欧阳仲霞,欧阳清清,李翠英.健康教育联合身心康复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43-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