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 张莹莹 张娟

摘要:目的 分析膳食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膳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P、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PA、ALB、Hb、NB、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1%)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膳食护理可改善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膳食护理;营养状况;钙磷代谢

维持性血液透析适用于高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患者治疗,为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由于血液透析需要的时间较长,可严重影响患者免疫力,增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加上多数老年患者对血液透析了解不够深入,部分患者甚至产生抗拒治疗心理,不利于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1]。此外,部分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加上自身疾病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入,且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流失较多营养成分,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加速蛋白质消耗及其分解。因此,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膳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膳食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为慢性肾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肝功能性疾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伴有恶性肿瘤;伴有精神障碍;存在血液透析治疗禁忌证;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讲解患者病情,使其能够了解自身病情,嘱咐患者积极配合自身治疗。同时,做好家属工作,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告知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加强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确保造瘘侧皮肤清洁及干燥。告知患者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最大限度地选择高热量、低磷、低脂优质蛋白。指导患者控制血糖及血压。

1.2.2 研究组给予膳食护理干预

(1)成立膳食营养干预小组:由1名血液透析治疗医生、2名肾内科主管护师、3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组成营养干预小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营养干预方案。

(2)具体实施方法:患者入组时,由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饮食行为、饮食结构、病史等基本信息,建立营养管理档案。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筛查患者营养状况,若营养风险评分>3分,表明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并将筛查结果反馈给肾内科医生进行营养支持干预,直至患者营养风险评分<3分。根据2022年中国膳食营养指南中的体重能量目标,明确患者所需能量,患者每日脂肪摄入量保持在1.5 g/kg左右,糖类摄入量保持在5 g/kg左右,蛋白质摄入保持在1.2 g/kg左右,同时食用牛奶、鸡蛋及瘦肉,每日摄入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3)营养管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输注营养液,同时每日通过微信了解患者居家饮食情况,每3日随访1次,了解患者营养情况。两组连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钙磷代谢指标、营养状况、血液透析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1)钙磷代谢指标:营养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血钙(Ca)、血磷(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并计算钙磷乘积。(2)并发症:如低蛋白血症、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3)营养状况: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和肌酐(Cr)。(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钙磷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PA、ALB、Hb、NB、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A、ALB、Hb、NB、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9.59%,低于研究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肾病可导致患者的肾脏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出现功能障碍,发展至终末期时多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清除机体内毒素,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存期。但血液透析治疗并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2]。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自身合并较多并发症,透析负担重,耐受性较差,病死率相对较高。临床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去除水分及毒素时还会丢失钙元素及蛋白质,这就需要补充蛋白质,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3~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P、钙磷乘积、i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PA、ALB、Hb、NB、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1%)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显著(P<0.05)。表明膳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钙磷代谢,延缓肾衰竭进展。膳食护理干预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透析频率、体重指数、活动量及肾病饮食要求,从而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明确热量、蛋白质、水、盐等摄入量,指导患者低磷、高钙饮食,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向患者讲解饮食问题、不良饮食危害等,使其深刻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改善钙磷代谢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5~6]。此外,医护人员注重评估患者营养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营养高风险患者,规范营养支持,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其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8]。

综上所述,膳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璐,吴娇华,郑小玲,等.自护赋权与引领督导并重式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0):604-606.

[2]郭苹.强化营养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6):20-23.

[3]张召青,谭海峰.营养护理在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0):136-138.

[4]李怿毅,蔡佳盈,吴岑.针对性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5):184-188.

[5]杨燕,陈好娟,林燕云.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3):295-297.

[6]陈容兰.营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3):60-64.

[7]刘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营养护理对营养状态的影响观察[J].养生大世界,2023,3(12):222-223.

[8]范焕新.营养管理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9):1701-170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