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

作者: 王兴丽

摘要: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依从性、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不同时间焦虑情绪[患儿焦虑性情绪量表(SCARED)]和睡眠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随访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SCARED、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3个月PSQI各因子得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改善患儿睡眠状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手足口病;延续性护理;治疗依从性;焦虑情绪;睡眠状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婴幼儿普遍易感[1]。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部分危重患儿可出现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2]。临床针对手足口病患儿应予以对症治疗,同时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满足患儿需求[3~4]。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依从性、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10岁,平均(6.86±0.75)岁;病程1~4 d,平均(1.92±0.46) d。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10岁,平均(6.92±0.77)岁;病程1~5 d,平均(1.93±0.44) 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5]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均存在典型症状,如体温超过39 ℃、发热后伴皮疹、发病24 h内手掌或足底见圆形瘢痕;患儿年龄4~10岁,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伴有全身严重感染或合并肿瘤;资料不完全或中途失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患儿治疗期间的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为患儿家属讲解配合事项以及用药方案,针对患儿出现的病情波动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

(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由1名儿科病区护士长、5名责任护士为组员组成小组。组员均接受系统培训,了解出院护理与院内护理的差异以及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各种随访设备以及沟通技能,并进行考核,提高服务水平。

(2)微信群随访:建立“手足口病随访群”,每名护士负责对10名患儿进行随访,邀请患儿家属加入群组,所有家属均备注群名为“患儿姓名+家属(父亲/母亲)”。责任护士通过微信群与患儿家属联系,在微信群定期发布关于小儿手足口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例如,患儿应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玩具等物品;避免使用被感染的公共物品,如毛巾、杯子等;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消毒室内公共场所,如学校、幼儿园、游乐场等;饮食应该选择新鲜、卫生的食品,避免让患儿吃未煮熟的食品以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小摊贩食品;坚持适量的户外运动,增强患儿体质和免疫力。通过微信发布自行拍摄的视频或者网络收集的护理视频,告知家属如何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酒精擦拭、温水浴等。若患儿体温超过38.5 ℃,需就近就医,及时给予药物降温。

(3)上门随访:以月为单位上门随访,及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如不良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居家环境等,指导家属与患儿良好沟通,提供情感支持。现场解答家属存在的疑虑和困惑,告知家属如何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例如,对于严重污染的床上用品和衣物,应用泡过84消毒液的热水清洗;每周更换床单和枕套,并用消毒液擦洗床头柜、椅子、门扉等常用物品表面;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 ℃,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患儿需要隔离,不能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处。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包括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随访等。(2)比较两组焦虑情绪:采用患儿焦虑性情绪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5个因子,总分0~160分,分值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3)比较两组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主要包括7个因子,各项目0~3分,总分0~21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随访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SCARED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后3个月PSQI各因子得分与总分较出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足口病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疾病,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6]。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经规范治疗病情可改善,预后较好。手足口病患儿出院后,也需要进行防范,养成良好的习惯。若患儿出院生活方式不合理,可导致病情反复,引起相关组织或脏器损伤,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及睡眠障碍[7]。

延续性护理是医院与院外护理的延续,强调出院后予以患儿及家属持续指导,确保院内期间的治疗效果得以巩固,提高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遵医行为、SCARED评分、PSQI各因子得分与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延续性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微信进行科学随访,为患儿家属普及手足口病出院注意事项,使其了解用药、饮食及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巩固疗效。同时,延续性护理可以提供持续关怀和支持,使患儿感到安心,从而缓解焦虑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9~10]。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改善患儿睡眠状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琦.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4,48(2):234-236.

[2]柴荥,韩虹,孙文武.分期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6):87-88.

[3]崔金苹,阎绍惠,李林蔚.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2):144-146.

[4]陈春霞,欧阳娜娜,吴云珠.延续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9):2109-2111+21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传染病信息,2018,25(6):8-13.

[6]李朝辉,樊美美.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3周岁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研究[J].河北医药,2022,44(7):1118-1120.

[7]邢慧君.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心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9):103-105.

[8]关春香.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1):132-134.

[9]赵婷,罗婵娟.延续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出院患儿临床效果及再获得感染疾病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8):1010-1011.

[10]陈铭.延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7):151-15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