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特应性皮炎怎么办

作者: 黄基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又被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等。据相关调查,我国1岁以下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高达30.48%,1~7岁儿童患病率在12.94%。一旦儿童患有特应性皮炎,会引发剧烈瘙痒、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疹等,对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复杂,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要及时进行诊治。西药常规医治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情况,一旦减药、停药就可能复发;中药尚未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体系,虽然可以运用辨证论治方式改善相关症状,但也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如果孩子出现皮肤干燥,并伴有鳞屑、瘙痒、皮肤炎症等特征时,医生会了解其家族史、病史、体检报告等,以判断是否是特应性皮炎。其中,特应性皮炎一个主要特征是患者本人或其家族成员中可以见到明显的特应性特点,比如患有过敏性哮喘、鼻炎、皮肤病等,存在对异种蛋白过敏,具有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值高等情况。在确认病情后,下一步就是谨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做好可疑致敏原的预防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科学、合理预防,而不是盲目、过度预防。有些家长担心患儿特应性皮炎加重或复发,盲目不让其进食牛奶、鱼虾、鸡蛋等所谓“发物”,反而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病情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干燥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使用无色无味的润肤膏进行局部涂抹;如果患儿症状较重,可使用油性较大的凡士林等软膏涂搽,以锁住皮肤水分,维持柔软度,避免开裂。对于有明显瘙痒症状的患儿,可以在小面积范围内使用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但要将时间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不能长期使用,避免造成局部皮肤萎缩、毛细管扩张、继发感染等。

此外,家长们还要做好患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减少使用热水、肥皂等对皮损处的刺激。在为患儿洗完澡后,使用润滑剂润滑皮肤,有效改善皮肤质量。为了更好地保护患儿,家长可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儿童专用清洁剂。这类清洁剂更加温和、无刺激,同时还能减少细菌定植和继发性感染的危险。此外,要格外注意腋窝、腹股沟、脐部等皮肤的护理工作。

在服药期间,家长要做好患儿的饮食管理工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禁患儿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管理好可能与儿童直接接触的物品,比如衣服应选择纯棉材质的,避免毛织品,以防刺激患儿皮肤,引发搔抓等不良行为。

在用药方面,西药主要有润肤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中药则以药浴、乳膏、督灸等方式进行治疗。由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过多使用西药容易产生依赖性,且有着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下面介绍中药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1)通过中药外洗、药浴等方式,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增加药物的吸收率,促进局部代谢,具有润肤、止痒等功效。例如,采用以金银花、苦参、大黄、葛根等为原料的养阴解毒外洗方,可有效改善患儿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皮损面积和瘙痒程度,在加快康复速度的同时,降低复发率。在药浴时,可根据患儿的耐热程度,将水温控制在39℃~45 ℃,泡浴时间最好在10 min以上。如果没有坚持到10 min,可在休息2~3 min后继续泡,累计达到20 min左右,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性。

(2)利用中药乳膏抑制异常免疫炎症反应。如老鹳草乳膏与糖皮质激素配合使用,可改善不良反应,提高皮损改善效果,减少对激素药膏的依赖。(3)督灸也是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实行隔姜灸的方法,可以起到激发阳气、通经活络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从肺、脾、心、肝肾等脏腑治疗特应性皮炎。这属于中医辨证论治疗法,通过强健脏腑帮助患儿重新建立皮肤屏障功能,有效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及皮脂含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