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作者: 石佳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0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接受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FIB、P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DW、MCH、MCV和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润滑、性唤起、性交痛、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能改善行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减少产后出血量,维持产妇性功能。

关键词: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等因素引起,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容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1]。瘢痕子宫是指通过剖宫产或肌壁间肌瘤切除而形成的子宫,它对再次妊娠、分娩等多个环节均有较大的影响,也易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2]。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瘢痕子宫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迅速止血,挽救患者生命[3]。本研究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瘢痕子宫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接受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29.18±1.62)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22±0.26)周。观察组: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29.13±1.57)岁;孕周37~39周,平均孕周(38.17±0.2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接受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入组。排除标准:传染性疾病;心肝脑肾伴器质性病变;血液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缩宫素与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麻醉后,严格按剖宫产手术流程操作。当娩出胎儿后,对产妇用药:(1)10 U缩宫素,宫体注射。(2)100 µg卡贝缩宫素注射液,静脉注射。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将子宫置于腹腔外,下推膀胱腹膜反折,触摸子宫动脉搏动,用可吸收线肝针于子宫动脉内侧约2~3 cm、子宫切口下缘约2~3 cm处进针(包括适量子宫肌层),后壁出针,然后由后向前穿过阔韧带无血管区出针,打结结扎子宫动静脉。同法处理对侧子宫血管,后探查子宫、膀胱、肠管以防意外损伤,查看术区无出血,清理腹腔,逐层关腹,术后进行预防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

(2)比较两组凝血情况:产后24 h,检测两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TPP)。

(3)比较两组血常规:包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4)比较两组性功能: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进行评估,包括阴道润滑、性唤起、性交痛、满意度及总分5个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手术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凝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FIB、P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凝血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常规比较

观察组RDW、MCH、MCV和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性功能比较

观察组阴道润滑、性唤起、性交痛、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瘢痕子宫在妇产科比较常见,会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致使产妇易发生产后出血。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第一,术后疤痕部位组织纤维化会导致局部紧张度弹性降低,增加再次妊娠时子宫再次破裂的风险;第二,刮宫可能引起蜕膜发育不良,导致胎盘绒毛在子宫肌层内生长,影响着床,引起胎盘粘连甚至植入,进而导致剖宫产剥离面上的血窦无法闭合,引发大量出血;第三,疤痕子宫内皮管发育异常,导致胎盘过早剥离,与下段子宫肌层薄弱、收缩能力差的部分粘连,使得撕裂时大量渗血,导致出血[4]。此外,宫缩乏力和软产道裂伤也是引起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快速进展对产妇健康造成严重威胁[5]。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对子宫动脉上行分支进行双侧结扎,可以有效止血,加快凝血速度,改善出血控制[6]。文献还显示,该方法可以迅速在产妇体内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循环,确保子宫的血液供应,在结扎线逐步吸收后,产妇的子宫局部血液供应将逐渐恢复[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P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DW、MCH、MCV和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润滑、性唤起、性交痛、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能改善行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减少产后出血,维持产妇性功能。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应用能够规避撕裂宫颈组织,从而减少相应的损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宫腔粘连、产褥感染、切口感染及产后出血,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子宫和卵巢功能的损害[9~10]。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不会对月经的恢复和二次生育造成任何不良后果,且不会对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任何损伤或不良后果[11]。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能改善行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减少产后出血量,维持产妇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王世分.剖宫产术中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和子宫捆绑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6):26-27.

[2]唐再杰,王安鑫.瘢痕子宫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减少产后出血治疗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3,47(6):954-955.

[3]凡庆,周颖.缩宫素配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药,2022,57(3):288-291.

[4]齐秀玲,李联.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0):79-81.

[5]张慧.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剖宫产分娩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72-2073.

[6]罗虹,程楚云,徐小凤.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3):1424-1428.

[7]刘淑霞.子宫浆肌层缝扎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5):655-657.

[8]陶萍,柏政宇.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56-2157.

[9]陈井丽.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9,39(1):66-67.

[10]梁碧燕.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宫腔球囊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10(9):26-28.

[11]金伟.米索前列醇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10(12):19-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