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 黄延民
摘要:目的 观察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石韦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腹绞痛、血尿、腹部坠胀、排尿无力和神疲乏力)、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和白介素-4)、症状改善时间(小便涩痛、腹部绞痛和排尿异常)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低于参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石淋病;石韦散;加减治疗;下焦湿热证;腰腹绞痛;血尿
泌尿系统结石为临床泌尿科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绞痛、血尿、排尿困难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需尽快为患者进行治疗,避免诱发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水质、饮食、饮酒等为诱发石淋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石淋病的发生与下焦湿热、肾虚等因素有关,尿液生成及排泄都需要肾脏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同时膀胱需要控制正常排泄,如出现异常通常为肾虚以及膀胱气化不利,若饮食不节、喜食肥甘醇酒等,都会引起内生湿热,从而形成砂石[3~4]。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5]。本研究旨在观察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1.46±3.04)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5.87±1.85)个月;结石直径2~8 mm,平均直径(4.15±1.62) mm。参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61.02±3.42)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5.28±1.49)个月;结石直径2~9 mm,平均直径(4.17±1.57) 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石淋病;中医辨证分型为下焦湿热证;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能配合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有精神、认知等方面的障碍;过敏体质或对研究用药存在不良反应;结石直径超过1 cm。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黄体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1402)肌肉注射,用药剂量为20 mg,;洛索洛芬钠片(国药准字H20041923)口服,解痉止痛,用药剂量为60 mg;若患者疼痛剧烈且无法耐受,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867)肌肉注射,同时给予常规补液治疗,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多饮用温开水、多运动。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石韦散加减治疗,基础药方:石韦20 g、滑石20 g、泽泻10 g、扁蓄10 g、瞿麦10 g、车前子15 g、冬葵子15 g、延胡索15 g、白芍15 g、海金沙15 g、鸡内金30 g、金钱草30 g、甘草3 g;若患者血尿症状比较严重,在基础药方中增加小蓟15 g、白茅根15 g、藕节15 g;若伴有感染,出现发热症状,在基础药方中增加蒲公英30 g、连翘15 g、金银花15 g;若气滞比较严重,在基础药方中增加乳香10 g、王不留行10 g、没药10 g;若湿热比较严重,在基础药方中增加黄柏10 g、栀子10 g、黄芩10 g;若舌质暗红,且边缘可观察到瘀点瘀斑,在基础药方中增加益母草15 g、桃仁10 g;若伴有体虚无力、中气下陷等症状,在基础药方中增加黄芪20 g、白术10 g、党参10 g、茯苓10 g;若合并严重呕吐,在基础药方中增加法半夏12 g、竹茹10 g。加水600 mL煎煮,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腹绞痛、血尿、腹部坠胀、排尿无力和神疲乏力)、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和白介素-4)、症状改善时间(小便涩痛、腹部绞痛和排尿异常)及治疗效果。(1)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每项0~3分。(2)炎症指标: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获取血清,离心15 min,速率3 000 r/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治疗效果:治疗后X线检查显示无结石阴影,结石已经完全排出体外,为治愈;治疗后X线检查显示存在结石阴影,但相比于治疗前明显下移,有结石排出但有残留,为有效;治疗后X线检查存在结石阴影,无明显变化,结石无排出或排出量比较少,仍然有相应症状,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白介素-4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实验组小便涩痛、腹部绞痛和排尿异常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患者需要尽快接受有效治疗[6]。结石直径不大的患者可接受保守治疗,及时将结石排出体外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常规西药治疗能获得一定效果,但长期用药可能会带来其他副作用,同时起效速度相对缓慢,患者依从性不高[7]。
中医将泌尿系统结石归入“石淋、血淋”等范畴,认为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与肾虚有关,病机主要在于肾虚湿热,本虚标实,治疗需要以通淋排石、清热利湿等为主[8]。石韦散加减方中,石韦可止血养阴,金钱草可利尿排石,车前子、冬葵子可清热利湿[9],瞿麦、扁蓄可清热利水,甘草可调和诸药,也有一定的止痛作用,随症加减,可清热利湿、通淋排石[10]。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泌尿系结石形成与草酸钙形成有关,草酸钙是促进结石形成的中药成分,金钱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能与尿液中的钙离子充分合成,降低草酸钙饱和度,从而预防结石形成[11];车前子可收缩平滑肌,增加尿管蠕动频率;海金沙可抗感染,抑制细菌滋生[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低于参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许丞,史柏强,陈宇峰.石韦散加减汤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湿热蕴结证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10):1120-1123.
[2]王忠英.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4):107-110.
[3]王平.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5):62-63.
[4]胡栋梁,侯健,王军.石韦散加减汤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价值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2):104-107.
[5]姜倩倩,王俊,郭志新.石韦散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排石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1,45(7):720-721,724.
[6]陈俊辉,胡江华,刘承玄,等.柴芩汤合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0):1811-1812.
[7]叶伟峰,邵法明,吴立武.加减石韦散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2):47-49.
[8]金钿,杨佳,胡爱梅,等.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石韦散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29):92-96.
[9]吕丽娟,王祥培,徐锋,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多基源品种石韦抗炎作用机制的异同[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39(2):30-37.
[10]邵紫萱,刘妍,李丽,等.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师,2022,25(9):1563-1571.
[11]吴飘,宁珊,张凤媛,等.有柄石韦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7):2059-2066.
[12]吴超权,韦奇志,王稼农,等.壮药光石韦急性毒性及对凝血功能影响和止咳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