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分析
作者: 张世梁
摘要: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重度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痔疮能够取得确切的手术疗效,且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较快康复。
关键词:痔疮;重度;外剥内扎术;并发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疮是高发肛肠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与患者肛管皮肤病变、直肠末端黏膜出现异常静脉丛血肿扩张有关,加上血液淤滞形成局部静脉团,患者肛垫出现病理性肥大并缓慢移位,从而诱发痔疮[1]。根据疾病特点,可将痔疮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即内痔、外痔和混合痔。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即I期或Ⅱ期,通常采取保守治疗[2]。重度痔疮患者,即Ⅲ期或Ⅳ期,该阶段痔核脱出,保守治疗无法获得确切疗效,患者容易病情反复发作,且出现便血、剧烈疼痛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3]。外剥内扎术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但术后患者疼痛剧烈,且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运用吻合器将患者直肠下段黏膜与组织实施环形切除,之后对其黏膜与组织实施吻合,还可上提肛垫,促进痔核萎缩,使解剖结构迅速恢复[4~5]。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重度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1.6±3.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6±1.2)年;痔疮分期为Ⅲ期16例,Ⅳ期2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1.7±3.4)岁;病程1~8.5年,平均(4.5±1.3)年;痔疮分期为Ⅲ期17例,Ⅳ期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痔疮临床诊治指南》[6]中痔疮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痔疮分期为Ⅲ期~Ⅳ期;患者对研究方案知悉且签署同意书;认知、语言及视听等功能均正常;相关资料完善;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相关肛周病变;合并直肠肿瘤;伴有重度心脑血管病变;合并感染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既往有肛肠外科手术史;伴有精神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两组均完善术前及常规肠道准备,告知患者排净小便,术中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即可进行手术操作。
1.2.1 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
维持截石体位,充分消毒肛周,实施扩肛,通常达到3指或4指,借助组织钳对痔核实施充分牵引,确保痔核能够完全显露,注意患者各痔之间的分界线,以最大痔核作为操作中的母痔,在与肛缘远端皮肤之间相距1.5~2 cm处作一“V”型手术切口,之后将痔核朝上进行剥离,使其抵达齿状线上端适宜处,再用止血钳钳夹痔核基底部,实施“8”字缝合结扎,妥善切除痔核残端多余组织,再以相同方法处理其余各痔核,电凝止血,错开结扎部位,避免出现肛门狭窄,操作中需注意保留患者切口处的皮桥,方便后续止血。术后给予患者高锰酸钾坐浴、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行PPH手术治疗
术前操作及麻醉同对照组,然后充分扩张肛门约3指,妥善记录肛管扩张器并固定,完全显露痔上黏膜,置入荷包缝合肛镜,经旋转缝扎器保持顺时针方向对患者直肠黏膜齿状线上侧适宜处实施单荷包缝合,之后将手术底钉置于荷包线上侧,将荷包线收紧并打结,通过带线器由手术吻合器侧孔将其拉出于荷包线尾端,牵拉荷包线,旋紧吻合器,准备完成后即可激发吻合器,使其关闭30 s,切割荷包,将吻合器旋开,轻轻拨出,仔细检查吻合口,若存在出血情况需立即缝扎止血或电凝止血,于患者肛管处置入引流。术后给予患者高锰酸钾坐浴、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痊愈,患者便血、水肿、脱出等症状均彻底消失,痔核脱出情况完全消失;显效,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同时痔核较治疗前缩小≥80%;有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痔核缩小≥50%且<80%;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痔核未缩小甚至进一步增大。(3)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于术后1~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总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4)比较两组术后出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继发性出血、排便困难、尿潴留、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痔疮是最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发病早期通常进行日常饮食调整、纠正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局部用药等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控制病情进展[7]。重度痔疮患者病理解剖已无法逆转异常变化,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8]。以往多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术中需对患者外置静脉丛进行大面积剥离,并充分修剪肛管和肛缘皮肤,从而确保手术创口引流获得良好的畅通性[9~10]。然而肛管局部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较强,术中损伤较大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且维持时间相对较长,易引起术后肛门水肿,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整体手术疗效。
PPH术是在肛垫下移学说的基础上优化设计而来,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断患者痔疮病灶血供动脉,使痔核萎缩,且该手术创伤小,并未破坏肛垫,可确保患者肛门控便能力的维持,加上手术创口位置处于齿状线上,该区域并无感觉神经末梢,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PPH术治疗重度痔疮能够取得确切的手术疗效,且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较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邵继华,黄英,陈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的疗效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23):2986-2990.
[2]许韵,严满红,袁保.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痔自动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老年患者的疗效[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3):696-701.
[3]苏其玲.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22,43(2):346-347.
[4]罗育连,罗育春,唐清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括约肌折叠术对轻度直肠脱垂患者肛门功能、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8):77-80.
[5]张敏,秦小军,田珊,等.痔疮动脉栓塞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Ⅱ~Ⅳ度内痔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5):105-107.
[6]田欣.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痔自动套扎术分别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22,42(12):5-7.
[7]杨亚会,曹卫正.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高位多点悬吊术治疗直肠内脱垂伴混合痔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6):71-74.
[8]詹宜,王炜.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闭合性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改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6):938-939.
[9]王蒙,宁豫勇,武伟,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部分肛门括约肌切断术对重度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1,27(7):1152-1156.
[10]张玲,张秀岭,杨光,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电刀治疗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2):190-191.
[11]李毅,李文忠,罗仕云,等.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23,31(11):1049-1052.
[12]魏建前.内镜下套扎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疗法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老年Ⅱ~Ⅲ度内痔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