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 吕霞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和舒适度,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血液透析;舒适护理;护理满意率;舒适度;焦虑;抑郁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可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毒物,保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1]。血液透析虽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在透析期间容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还容易出现透析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因此,临床需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患者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效果。舒适护理强调以人为核心,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从心理、生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达到身心舒适状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3~4]。本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女12例,男20例;年龄34~70岁。观察组女11例,男21例;年龄35~6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积极配合治疗,具有较高依从性;无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包括透析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透析期间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医师进行

处理。

1.2.2 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

(1)血液透析前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的透析室环境。且透析前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更换床单、被褥、针套等。积极和患者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液透析相关知识,通过家庭情感支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患者倾诉,了解患者不舒适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2)血液透析中舒适护理: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每次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尽可能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且在患者舒适体位下做好固定。此外,护理人员可以把软枕垫在穿刺的肢体下,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以防患者紧张、焦虑等[5~6]。血液透析期间控制好脱水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需求。若患者出现冷汗、眼花、心慌、打哈欠、内瘘震颤音减弱等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如快速静滴生理盐水、缓慢静推50%葡萄糖液、停超滤等[7~8]。若上述操作后效果不佳,需及时回血,指导患者放松。护理人员需增加巡回次数,若发现穿刺处出现血肿,需立即按压,利用胶布固定、冰袋冷敷、快速更换穿刺部位等,且在第2天利用50%硫酸镁湿热敷血肿处。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磷、高蛋白质饮食,不要食用辛辣、油腻食物,饭前用消毒毛巾擦手,饭后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增加生理舒适度[9]。

(3)血液透析后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透析后注意事项、内瘘护理知识等,保持内瘘干燥,不要提重物,透析治疗第2天可以用温水毛巾热敷。指导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若发现异常、穿刺部位红肿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告知患者尽可能不要到公共场所,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AS、SD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4级评分,分数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不佳[10])、护理满意率(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环境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或血液疾病的常用手段,主要是通过透析机、透析器对肾脏功能进行模拟,通过超滤、弥散、对流原理分离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和多余水分,然后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该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1~12]。相关研究显示,在临床中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提高治疗效果[13]。

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放松,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观察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环境舒适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透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护理人员从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中、血液透析后这几个时间节点入手,给予患者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动静脉穿刺护理、并发症观察和处理、血液外渗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感受舒适,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舒适度和心理状态,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5~16]。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和舒适度,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罗丽清,张晓莹.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婚育与健康,2023,29(21):151-153.

[2]杨毓珩,万艳敏,王琦.专案聚焦模式下舒适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56-59.

[3]吕相颖.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10):91-93.

[4]宋亚乐,庞甜甜,孙海星.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104.

[5]李金芹,马娟.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7):137-139.

[6]宫雯雯,王晓辉,赵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治疗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178-180.

[7]曹王芳.心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4):65-67.

[8]杨芳.标准化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2(24):289-291.

[9]席文.标准化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对心理状况及不良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1(24):262-265.

[10]周琪.基于FMEA模式的舒适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2):183-186.

[11]杜贤冰,黄绍容.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名医,2021(19):138-139.

[12]陈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3):96-97.

[13]汪爱芹.中药凹型手枕联合舒适护理对血透患者透析过程中内瘘手臂舒适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名医,2021(2):142-143.

[14]张凤容.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5):163-166.

[15]李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联合使用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23):168-169.

[16]廖东霞.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J].智慧健康,2020,6(13):64-65,6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