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在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作者: 范红梅 熊丽娟 刘小华 焦燕燕 金龙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在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0例急诊开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照现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方式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护理在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开放骨折;临床护理路径;视频宣教;骨科急诊;围手术期

开放性骨折骨折末端可以与外部环境相连,并且会留下很大的创面,很有可能会被感染[1]。开放性骨折会引起局部的剧烈疼痛,移动时会加重患者痛苦,影响患者运动功能[2]。开放性骨折术后康复效果与护理措施的运用关系密切,采取科学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护理方式难以患者护理需求[3]。伴随医疗技术和观念的发展,临床护理路径与影像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向轴线,以具体护理内容为纵向轴线,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计划[4]。通过有预见性和计划性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照护[5]。临床护理路径建立一套严格的时间表和规范的护理服务内容,引导护士积极、前瞻性地进行相应的工作,并将视频宣教活动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在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0例急诊开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5.12±2.45)岁。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5.11±3.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急诊开放骨折;年龄18~60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够配合采集资料;患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非开放性骨折;60>年龄<18岁;文盲;不愿参与研究,治疗配合度不高者。所有患者均已知情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会审核[审核编号:2022ZSZY-LLK-(093-25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入院时行入院宣教、术前准备及指导,填写焦虑评分量表,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疼痛评估[6];术后常规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讲解各种仪器及管道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出院前填写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量表,手机扫码完成满意度问卷星的调查,剔除无效问卷。该问卷经过检验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2,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1,信效度良好。

1.2.2 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护理

(1)制定急诊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由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共同参与,以时间为横轴,以具体护理内容为纵轴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2)制作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健康教育视频: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入院健康教育。内容脚本由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撰写,并请有关专业人士审核与修正。采取全过程责任制整体护理团队,各由1名高级责任护士和2名初级责任护士组成,初级责任护士依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进行健康教育指导[7]。

(3)临床应用:责任护士根据临床路径表格中的各项指标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介入,于相应时间段评估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需求和能力,按需播放健康教育视频,也可以多次重复播放和观看。入院至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观看术前健康教育视频,进行术前准备及指导,然后进行入科健康宣教;观看视频教育内容后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填写焦虑评分量表,用NRS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术后第1天,病情允许情况下可摇高床头,观看术后健康教育视频,要求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并讲解各种仪器、管道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同时还要讲解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第2~3天可重复观看术后健康教育视频,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未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给予补充式的语言指导。术后4 d至出院再次用NRS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填写焦虑评分量表、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量表,手机扫码完成满意度问卷星调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焦虑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和满意度。采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临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健康教育知识包括入院知识和围手术期知识,总分100,分数越高知晓程度越高。出院前1天通过问卷星调查患者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分别计为1~5分,分值越大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和NR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焦虑SAS、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SAS、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对护理要求高,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传统护理模式较为局限,难以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结合影像技术进行临床护理,不但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加精细的护理,而且可以让患者更好地获得护理及健康教育知识[8]。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护团队根据患者状况制定的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按照特定路线图、时间段和项目实施护理,可提高护理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促进患者康复[9~10]。从医护人员及患者视角调整护理内容,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另外,护理方法与实施时间相配合,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成本,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后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护理在骨科急诊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视频宣教是一种声学与影像相结合的资讯交流手段,传播速度更快、更高效,患者能更快地接收到相关健康知识,而且有实验证明声音和视频可以增强患者记忆力[12]。另外,健康宣教视频由护理人员根据临床经验制作,其内容更加贴近患者需求,还能避免语言沟通障碍,增加相关知识传播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骨折相关知识的认知,从而增加治疗信心,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效配合治疗和康复,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视频宣教护理在骨科急诊开放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惠媛,鲁淼,韦鲁玉,等.临床护理路径引导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4):2596-2600.

[2]潘卫宇,谢煜,李佳佳,等.基于病种分值付费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0):2437-2444.

[3]王桐,周娟,董凡凡.疼痛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应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1):4015-4019.

[4]姜永杰.临床护理路径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48-150.

[5]李国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785-788.

[6]王在霞.家属协同护理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5):934-937.

[7]庄华敏,温慧敏,张适霖.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性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809-1811.

[8]成丽,马玉卓.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81-3183.

[9] 张翔,张伟娜,徐海鲁,等.多样化麻醉护理在骨科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8):84-86.

[10]王亚丰,刘絮,王蕾,等.专职护理小组配合语言唤醒用于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3):96-100.

[11]鲁从华.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以及改善其生存质量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6):57-60.

[12]蒋曼,陈少群,魏桂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颅底骨折患者并发症及疾病认知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14-1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