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 蒋雨珊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学习成长、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HGB、HSA、TP和ALB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幸福感,改善其营养状况。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幸福进取;营养情况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躁狂发作或抑郁、躁狂交替发作[1-2]。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漫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优势和潜能,已逐渐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康复护理领域。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8.49±1.18)岁。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8.41±1.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4];患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阶段;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同意参与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排除标准:患者伴有严重的精神症状;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强烈的自杀倾向。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等。
1.2.2 试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
(1)建立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小组:组员由医疗区护士长、骨干护师、心理医生组成。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定期为小组成员进行积极心理护理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小组护理水平。同时,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对组员进行明确分工,为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优质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
(2)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第一,提高自我认知。将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15人一组的团队,通过投票及患者自身意愿选择出1名领队,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医务人员根据团体内成员的认知情况,以不同的引导方法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及疾病相关知识,使其认识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而降低焦虑和恐慌情绪。第二,调节患者情绪。以患者组成的团队为单位积极开展宣教工作,以帮助患者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如放松训练、深呼吸、正念冥想等。第三,提高患者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身情绪波动,并识别他人的情绪和需求,从而使患者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自信和从容,提高社交能力。第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患者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如运动、艺术、音乐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五,饮食干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包括合适的食物、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餐饮搭配等。同时,定期开展营养相关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如何避免饮食陷阱等。通过合理饮食,有利于增强患者食欲,减轻负性情绪,加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品质: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appy Enterprising Questionnaire,HEIQ)进行评估,涉及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学习成长、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和幸福感6个维度,得分越高,患者心理品质越高。(2)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白蛋白(Albumin,ALB)。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品质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学习成长、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HGB、HSA、TP和ALB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缓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波动,降低复发风险。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依然需要继续服用药物控制情绪波动,降低复发风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也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思维模式,提高心理适应能力[5]。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团体护理的形式有助于患者之间的互相支持,增强患者应对困境的能力[6]。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对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通过团体护理,患者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可以积极应对,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第二,增强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护理鼓励患者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7]。第三,培养患者的自尊和自信。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注重挖掘患者的优点和潜能,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有利于提高自尊和自信[8]。第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团体护理,患者可以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第五,降低复发率。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有助于患者建立稳定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从而降低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9~10]。
张润琴等[8]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幸福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学习成长、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HGB、HSA、TP和ALB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幸福感,激发患者积极进取精神,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认知模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生活压力[10~12]。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干预,患者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指数。在接受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口味、身体状况和疾病需求,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13~14]。这样的干预措施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还能够提升患者的食欲,从而改善其营养状况[15~16]。医护人员还会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以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17]。这种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式,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加速康复进程[18]。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幸福感,改善其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彭程,严海波,纪婷婷.心理学团体护理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3,18(14):157-159.
[2]鞠丽丽,王欣,孙欣,等.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3,18(13):154-156.
[3]谢梦.团体心理辅导联合交往训练护理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23,37(5):350-353.
[4]叶冬梅,梁浩,郑元媛.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9):185-186,209.
[5]白超,陈海燕.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4):80-81.
[6]汤丽斌.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0):110-112.
[7]李霞,钱丽霞,杨文静,等.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22,52(9):1099-1103,1113.
[8]张润琴,王玲花,封钢.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在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22,36(3):535-537.
[9]吴巍.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187-188,191.
[10]陈芳,任艳芳,万勉,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在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3):187-189.
[11]何玉梅,贾晶晶,陈慧.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3,18(6):159-161.
[12]王爱美,韩福云,李丽.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18(24):162-164.
[13]邢小东,李仲秋,徐松,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团体护理对康复期双相情9*感障碍患者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3,18(22):192-194.
[14]于群.团体护理对双相障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3(21):69-72.
[15]马丽丽,贾焕焕,刘海婷,等.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18(11):179-181.
[16]陈丽萍.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44-245.
[17]吕新荣.心理护理对改善双相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4):125-126.
[18]谢晓颖,蔡靓,冯虹.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6):108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