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 池千勉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以提升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食管癌;规范化健康教育;精细化营养支持;前白蛋白;血红蛋白
食管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目前,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并发症增多等健康问题,这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2]。规范化健康教育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信息传递,使患者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治疗过程以及康复需求。精细化营养支持通过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满足患者术后特殊的能量和营养需求,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食管癌术后患者综合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提供实证支持。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89例,女11例;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6.45±7.44)岁;食管癌上段49例,食管癌中段36例,食管癌下段15例。观察组男85例,女15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5.03±8.45)岁;食管癌上段49例,食管癌中段36例,食管癌下段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3]中食管癌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生命体征稳定;具备正常肝肾功能、消化功能和营养代谢能力者;可以正常沟通配合。排除标准:终末期食管癌,无法从手术中受益;患有明显的晚期消化道疾病,如晚期胃癌、胃肠瘘等;无法承受手术创伤;不配合术后护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通过饮食宣教和个性化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术后饮食的需要,同时发给患者《手术饮食健康指导手册》,详细讲解营养要求、饮食搭配和饮食禁忌。遵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做好术后留置管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情况,从流食、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食。
1.2.2 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
(1)规范化健康教育: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由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制订《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包括食管癌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依据《食管癌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中的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规范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在科室设立宣课室,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评估患者对食管癌的认知,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倾听患者主诉,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手术的积极作用与风险,从而减少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每次宣教时间30 min。患者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每天18:00~18:30定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并采用简便、有效的量表评估宣教效果。
(2)精细化营养支持:组建由2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名营养师组成的精细化营养支持团队,全体成员都要接受精细化营养支持方面的知识训练。精细化营养支持方案:建立干预流程表,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状态,制订出与患者个体相适应的营养干预计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治疗过程,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术后留置胃管、鼻管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小组成员要向患者与家属解释胃管和鼻管的重要性,不可擅自拔管,注入营养液前要保证营养液在肠道内,再用37 ℃温开水冲洗管道,确保管道通畅,再注入37 ℃营养液。肠内营养物质的注入顺序为低浓度、低剂量,随后逐渐加大速度、浓度和剂量,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严格按程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记录患者营养状况,若患者有营养不耐受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两组均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营养指标:采用美国麦加菲CCM EXPRESS型营养代谢检测仪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LB正常值为35~50 g/L,PA正常值为250~400 mg/L,Hb正常值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穿孔、食管溃疡出血等。(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biotherapy,QLQ-CCC)[4]从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主观感觉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营养指标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食管癌患者可因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强烈不适,以及对他人的照顾需求而出现焦虑、内疚、抑郁等情绪[5]。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明确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配合度,促进患者术后较快康复[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干预效果显著。当患者对疾病认知出现错误时,不仅影响其治疗积极性,还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情绪不稳定,同时影响其在社会中的角色转变。规范化健康教育强调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鼓励,了解患者各种需求和感受,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建议,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自信心,使患者逐步适应自己患病后的社会角色,影响患者症候群体验,从而改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8]。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小组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针对患者不同时期进行细致的护理,使护理内容更加具体和全面,促进患者术后恢复[9]。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后,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营养护理计划,指导患者按计划合理膳食;另外,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调整饮食计划,确保饮食均衡,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规范化健康教育联合精细化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张建凤.八段锦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在食管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3,37(7):1291-1295.
[2]白联缔,汪进益,刘杰.改良呼吸训练操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3,38(5):62-65.
[3]李印,秦建军.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治指南2020版外科领域更新要点解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27(8):857-859.
[4]罗健,孙燕,周生余.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37-441.
[5]李玉双,王玲玲,张君宏.精细化营养支持对胃癌首次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及机体免疫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31):193-194.
[6]张士玲.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3):375-377.
[7]苏晓芸.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眼病患者中的应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2,17(4):415-417.
[8]丁倩,何爽,宁妍妍,等.精细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2,20(5):513-516.
[9]时胜红,马春新,黄秉韬,等.精细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