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nkey SO的健康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构建:减脂与“三高”风险
作者: 沈文卓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等慢性疾病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建立基于Monkey SO平台的健康管理和风险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探讨利用Monkey SO健康数据,构建减肥及预防“三高”风险的数据挖掘与预测模型。
Monkey SO健康数据概述
Monkey SO健康数据来源广泛,包括用户自主上传的健康数据和各种可穿戴设备采集的生理参数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经过严格的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确保了完整性和准确性,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用户基本信息、饮食习惯、运动状况、体重变化、血压、血糖、尿酸等多维度特征的庞大数据集。
减肥模型构建
特征工程
从Monkey SO健康数据中提取与减肥效果相关的初始特征集,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职业、家庭情况等)、生理指标(体重、体脂率、基础代谢率、腰臀比、骨密度等)、日常行为数据(热量摄入、运动量、睡眠时间、久坐时间等)等。对这些原始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使特征在同一数量级上。在提取原始特征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系列高阶特征,以更好刻画用户的身体状况和能量平衡。主要的高阶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反映是否超重或肥胖。
(2)热量盈余指数:每日总热量摄入量与基础代谢量之差除以基础代谢量,反映热量摄入是否过剩。
(3)脂肪摄入比例: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摄入量的百分比,反映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4)运动热量消耗占比:运动热量消耗占基础代谢量的比例,反映运动量是否足够。
这些高阶特征综合考虑了用户的体型、饮食、运动等信息,从不同角度反映其肥胖风险和减脂潜力。此外,提取时间序列特征,反映体重和饮食习惯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后,采用递归特征消除等技术,筛选出对减肥模型贡献最大的特征子集。
模型选择与评估
构建了一个包含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等多种学习模型的模型库,然后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使用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进行模型选择。具体来说,将训练集平均分成k份(通常取k=5或10),每次选择其中的k-1份作为训练子集,剩下的1份作为验证子集,这样每个样本都有机会被选入验证子集一次。在训练子集上训练模型,验证子集上评估模型性能,这一过程重复k次,最后
取k次评估指标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性能评分。在模型评估中,综合考虑常用的评估指标。除了准确率外,还有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等。这些指标从侧面反映了分类器的性能,可以全面评估模型的表现。根据综合评分,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被选为最终模型。
模型训练与优化
采用梯度下降优化算法,不断地调整模型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值,使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训练数据。为了防止过拟合,引入了L1和L2正则化技术,对模型进行适当约束。在每轮迭代后,会在验证集上评估当前模型的表现,一旦出现过拟合迹象便终止训练,并回滚到之前验证集上表现最佳的那个模型状态。经过多轮训练,最终得到了一个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均有出色表现的模型。在保留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测试数据上,对获得的最优模型终极评估,并通过网格搜索等技术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精细调优,以期获得最佳的减肥预测性能。
“三高”风险预测模型
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
Monkey SO海量用户健康数据中,提取与血压水平相关的多维度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身体指标、生活方式、遗传史、既往病史等。然后对这些原始特征进行了标准化和编码处理,并基于领域知识构造了一系列高阶特征,如体重指数、盐摄入量等,以便更好地刻画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
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
从Monkey SO平台获取的多源异构数据中,提取与血糖水平相关的特征,然后进行数据清洗和标准化预处理,并基于领域知识构造出一系列高阶特征,如糖尿病家族史、胰岛素抵抗等。
在模型框架方面,采取了集成学习的思路,将多个基础模型进行融合,以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具体来说,构建包含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等在内的基础模型库,并在训练集上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评估不同模型的表现,选取性能最优的那些基础模型,通过投票等方式进行模型集成。
模型应用与评估
将构建的减肥模型和“三高”风险预测模型应用于Monkey SO健康管理平台的多个场景,并进行了全面评估,具体如下。
(1)减肥模型应用(见表1):为用户设计个性化减肥方案,包括合理热量控制、运动强度安排等;模型预测减重效果,以表格形式呈现不同方案下的预期体重变化。
(2)“三高”风险预测模型应用(见表2):评估用户当前的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风险值;预测在不同生活方式和治疗情景下的未来风险变化;指导临床医生实施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模型评估表明,模型不仅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还可预测不同情景下的风险变化,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及时评估并预警“三高”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减肥方案,指导用户制定干预措施,从而带来更优质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