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 曾旭钦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炎症介质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FPG、2 h PB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PG、2 h PBG、HbAlc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HMOA-β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胰岛功能;空腹血糖

2型糖尿病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受限等均为该病诱发因素[1]。该病会伴随终身,好发于老年群体,与生活作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若未早期干预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药物配合调节饮食、适量运动等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为长效胰岛素,能够模拟人体胰岛素功能控制血糖水平。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B细胞,降低糖化血红蛋白[3~4]。本研究旨在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58±3.69)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16±1.35)年。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69.87±3.58)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25±1.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年龄≥65岁;临床资料齐全;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对研究用药过敏;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始剂量为0.2 U/kg,可在傍晚或睡前经皮下注射,1次/d,根据患者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每次调整2~4 U,最多不可超过20 U,单次注射剂量最多不可超过40 U,持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磷酸西格列汀片口服,100 mg/次,1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2)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包括FPG、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

(3)比较两组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比较两组炎症介质: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低血糖、嗜睡、多汗、心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比较

研究组FPG、2 h PB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FPG、2 h PBG、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PG、2 h PBG和HbAl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胰岛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FINS、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HMOA-β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炎症介质比较

两组治疗前CRP、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缺乏、机体代谢紊乱有关,若胰岛素分泌异常或机体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糖持续增高。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随着年龄增大机体抵抗力也减弱,糖尿病治疗难度高。该病病程长,若未及时干预可引起糖尿病足、眼底病等并发症,患者需终身用药,控制病情进展。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可促进脂肪、骨骼肌等组织摄取葡萄糖,调节机体血糖代谢。甘精胰岛素由人工合成,可模拟人体生理基础,促使胰岛素分泌人胰岛素类似物,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恒定基础胰岛素供给。然而部分患者单纯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不佳[5~6]。

磷酸西格列汀片是一种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对二肽基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能够提升胰高血糖素样肽水平,延长肠促胰岛素活性,增加胰岛素释放,进而降低血糖。同时,西格列汀还能够增加餐后机体脂类氧化,减少肠脂蛋白分泌,调节血脂,降低高脂血症发生风险[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FPG、2 h PB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可进一步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抑制血糖升高,加快病情好转,减少胰岛素使用。此外,研究组FPG、2 h PBG、HbAlc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可抑制二肽基肽酶,延长肠促胰岛素失活时间,抑制胰岛血糖素分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8]。研究组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HMOA-β高于对照组(P<0.05)。甘精胰岛素经皮下注射进入机体能够形成微小的胰岛素沉淀,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并持续释放胰岛素,减少FINS,降低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服用西格列汀可选择性抑制二肽基肽酶活性,增加胰高糖素样多肽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的分泌,改善α细胞葡萄糖敏感性,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9]。研究组CRP、IL-6、TNF-α较对照组低(P<0.05)。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IL-6、CRP、TNF-α升高会造成内皮细胞受损并凋亡,西格列汀能够抑制炎症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延缓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速度,延缓病情进展[1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佘其美,董亚苒,王新芳,等.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4):116-119,123.

[2]翟富勇.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6):119-122.

[3]陈新,王艳,吕秀娟,等.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6):1-2,5.

[4]夏慧贤.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评价[J].哈尔滨医药,2021,41(2):61-62.

[5]汪树辉.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5):69-71.

[6]陈凯庭,安艳荣,董学勤,等. 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后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7):4166-4169.

[7]张飞华,王开英,毛炜.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及血糖值的影响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2):154-157.

[8]陈涯,王艳萍,张亮,等.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首诊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炎症因子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41(6):640-643.

[9]何相成,崔秀敏,李艳君,等.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6):129-130.

[10]高婷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69-9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