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 宋茹平 赵爽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咬合力、咀嚼力、负性情绪、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其咬合力、咀嚼力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牙体牙髓疾病;老年;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牙体牙髓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多为微生物感染细菌,同时化学、物理刺激等因素也会导致该病发生[1]。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中老年人成为牙体牙髓疾病高发群体,在临床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口腔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工作效率,威胁其身体健康[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44±3.90)岁;龋齿11例,慢性牙髓炎16例,急性牙髓炎2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23±3.71)岁;龋齿13例,慢性牙髓炎15例,急性牙髓炎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牙体牙髓疾病;精神状态良好;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脏器器质性病变;依从性差;沟通障碍;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护理流程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嘱其定期复查建议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
(1)个性化沟通:护理人员以亲切的态度、关心的语气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其相关的疾病史以及慢性基础病的情况、药物过敏史等。
(2)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存在紧张、烦躁、担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分析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邀请专业的心理专家对该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由主任医师解答其疑问。
(3)个性化健康知识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可通过视频介绍、讲座以及护理人员一对一介绍等形式,使患者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4)个性化治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治疗环境的干净、整洁,并调节好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将座椅调整到患者舒适的状态。在治疗过程中,以关切的语言安抚患者,如需要进行辅助治疗时,则需要告知患者治疗的必要性,并向其介绍治疗的进度,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配合度。
(5)治疗后个性化护理:嘱患者及家属不可使用牙齿咬硬物,详细告知其复诊时间、日常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依从+部分依从。(2)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疼痛情况: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介两组负性情绪,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评介两组疼痛情况,得分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咬合力、咀嚼力:使用咬合力测定仪检测两组下颌第一磨牙咬合力,连续检测10次,取平均值;使用花生米称重法检测两组咀嚼力,让患者咀嚼2 g花生米,左右侧各10次,然后漱口3~4次,漱口水均吐入1 000 mL量筒内,并计算漱口水中残渣与2 g的比值。(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SAS、SDS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咬合力、咀嚼力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牙体牙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病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包括牙齿疼痛、牙龈红肿等,情况严重者会有少量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研究中发现,牙体疾病若控制不当会造成牙髓炎症,继而引发牙神经发炎,疾病继续发展会形成根尖周炎。因此,临床必须在早期加强对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4]。
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发炎的牙神经和坏死的牙神经,主要通过对患者牙根上部使用填充材料进行填补,从而有效恢复牙齿功能[5]。但是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由于老年患者对治疗方式缺乏足够的了解,且心理承受能力通常较差,因而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较低,治疗效果较为一般。因此,在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依从性,从而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6]。
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不同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和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个性化护理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较高的灵活性及持续性,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护理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需求,从而对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其疼痛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个性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的情况。同时,邀请心理专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此外,个性化护理干预从多角度、全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加速其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和护理满意度[8~9]。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牙体牙髓疾病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其咬合力、咀嚼力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蒋蕾,夏淑君.四手操作联合HAPA理论护理对牙体牙髓病病人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20):3794-3797.
[2]李霞,汪婷婷.综合性预防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202.
[3]李青,闫卉.精细化整体护理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咀嚼功能、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3,36(1):165-168.
[4]秦丽君,吴丽英,欧阳尧.6S管理法在牙体牙髓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科室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6):173-175.
[5]王贝,汤俊岭,崔璐.综合性预防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 19(6):149-151.
[6]于晓霞.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于牙体牙髓病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7):134-137.
[7]李结枝,郭敏.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管理在牙体牙髓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13):1792-1794.
[8]胡聪秀.精细化管理对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并发症的改善及护理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1,30(6):168.
[9]胡珺海,宝力道.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疾病认知与口腔相关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