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 胡昌旭

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0

摘要:目的 分析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PF、RP、VT、SF、BP、MH、RE和G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老年;生活质量;满意度

高血压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多发。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非常重要[1]。然而,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减退、自我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一般[2]。传统护理方法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护理效果不理想。个性化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护理,帮助其改善生活习惯,提高自护能力[3]。本研究旨在分析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4.97±12.67)岁;体重指数20.21~27.13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31±1.08) kg/m2。研究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0~71岁,平均年龄(65.01±12.53)岁;体重指数20.38~27.23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24±1.04)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4]中的诊断标准;知情同意且年龄≥60周岁;神志清晰,能够进行沟通;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无法进行自我护理或生活质量严重低下;护理依从性不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遵医嘱行常规护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血压数据等。鼓励患者戒烟、限酒,并适当进行锻炼。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

(1)组建团队:组建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选取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护师为成员,定期开展教育培训。

(2)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并发症风险等,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

(3)个性化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指导其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压的技巧,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等设备。

(4)生活指导: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口味喜好和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指导,如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并根据患者的运动习惯、运动方式和身体状况,设计合适的运动计划,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运动后的情况。

(5)心理支持与随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需求和困扰,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保持定期沟通和随访,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压测量结果。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压水平。(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5](SF-36)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机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和健康总体自评(GH),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6](NSNS)进行评估,分为非常不满意(19~37分)、不满意(38~56分)、一般满意(57~75分)、满意(76~94分)和非常满意(95分)[7]。总满意=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PF、RP、VT、SF、BP、MH、RE和G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血压已成为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8]。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治疗依从性较差,且由于老年患者的个体情况各异,传统护理难以满足其需求。研究指出[9~10],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可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PF、RP、VT、SF、BP、MH、RE和G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能够根据每位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知能力、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11~12]。同时,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自护技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血压[13~14]。在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通过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有效降低,其整体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提升。此外,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其护理满意度较高[15~16]。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能够较为显著地使其血压情况获得改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整体护理效果符合研究预期,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石爽.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810-3812.

[2]霍晓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65-2166,2169.

[3]马源,高丽,毛艳丽.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24-126.

[4]张新军.《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解读[J].西部医学,2020,32(3):324-327.

[5]董仙桃,朱翠华,梁春萍.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6):180-181.

[6]李文芳.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22,19(4):212-213.

[7]刘婷.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在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中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304-305.

[8]殷德丽.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3):1768-1770.

[9]张冉,路云,张闪闪,等.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模式及疾病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8):1003-1005.

[10]韩海宏,邱勇玉,邢喜平,等.从《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看中医药如何防治高血压病[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9):1-4.

[11]康金凤,周娇娇,洪晨,等.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6):143-145.

[12]洪美珍,胡梦秋,范雪勤.延续性4C管理模式结合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内科,2022,17(6):690-693.

[13]刘菲亚,胡迎超,代红伟.基于健康商数理念的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22,46(4):45-46,54.

[14]卞莹莹.知信行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36):77-79.

[15]战巍,郭影.健康教育与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36):96-99.

[16]黄骄莲.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2):198-20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