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位护理干预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 余春花

椅位护理干预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椅位护理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椅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焦虑情绪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椅位护理干预可提高口腔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舒适度,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口腔门诊;椅位护理;护理满意度;舒适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养成导致口腔门诊患者逐渐增多,且覆盖人群较广。口腔疾病患者往往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容易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其治疗配合度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1~2]。同时,接受口腔检查的患者与牙椅接触紧密,如果不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或者口腔器械过度使用而未做好相关管理与消毒,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影响其口腔疾病治疗效果[3~4]。

常规护理多针对患者心理和对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干预,重在提高其对口腔疾病的认知,而鲜少对椅位等器械进行护理,导致器械无法充分发挥效果,患者也容易发生感染,影响治疗效果,延长诊疗时间[5]。椅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能够有效规避椅位器械细菌滋生,从而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6]。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椅位护理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4.98±10.18)岁;就诊情况:拔牙治疗18例,牙痛6例,牙周治疗7例,其他3例。实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46±10.02)岁;就诊情况:拔牙治疗17例、牙痛6例、牙周治疗8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在详细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干预方式后自愿参与;治疗依从性良好;视听觉、语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肿瘤疾病;个人资料不完整;中途更换医院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在患者接受口腔检查前,详细向其说明口腔相关知识,问题、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状态,为其营造舒适的检查、治疗环境,必要时可在口腔室播放轻音乐等,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嘱护理人员做好相关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椅位护理

(1)制定口腔规章制度与操作指引。口腔医院应当选择质量优、配置完善、价格合理的牙椅,保证椅面材料可用消毒液消毒,保证定期对配备的吸管、管道等用具进行高温下消毒,使其能够反复使用,并保证多功能脚踏开关、无感灯等均能够满足卫生需要。在正式开诊、治疗前,需要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口腔室工作台面、牙椅等,在牙椅撤离前应冲洗脚踩脚踏30 s,并在5 min后使用强弱吸吸引1 000 mL清水冲洗下水管道。检查所有无菌器械的有效期与包装情况,对所有仪器设备接触部位使用避污膜进行处理。(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所有护理人员均掌握口腔护理相关知识,一次性器械做到一人一用,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器械需要做到定期消毒、灭菌,保证无菌处理。当天下班后,应准备好第二天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等,并认真核实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3)定期对口腔室进行通风、消毒,每月针对诊室发生的不良事件等情况进行汇报与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指导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量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能力等,总分95分。其中,95分为非常满意,57~94分为满意,0~<57分为不满意[7]。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2)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焦虑情绪:应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患者舒适度,包括生理、环境、社会文化与心理等维度,分数越高,患者舒适度越高;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得分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8]。(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舒适度与焦虑情况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口腔感染问题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9]。然而,部分门诊医护人员对口腔疾病防范意识较低,且口腔室面积较小,患者数量较多,导致患者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此外,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诊疗器械也区域复杂化,导致难以达到理想的灭菌、消毒效果,因此口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0~11]。

对于口腔诊疗而言,实施椅位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12]。椅位护理应用过程中重视细节,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不遗漏任何细节,消除潜在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13]。实施该干预方法可配备专人进行椅位及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设备维护保养,促进诊疗顺利进行,缩短诊疗时间,从而提升治疗效果[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椅位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舒适度,改善其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椅位护理是对患者椅位进行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护理人员严格规范操作,进而消除危险因素,保证治疗安全性[16~17]。椅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无菌口腔室环境,能够平复患者焦虑情绪,使其以放松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口腔诊疗环境,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18~19]。椅位护理能够保证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因仪器、设备污染造成的感染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获得优质化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加速病情改善[20]。

综上所述,椅位护理干预可提高口腔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舒适度,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姚志清,叶发明,牛彦彦,沈荃.小组责任制护理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4-106.

[2]钟昌萍,马媛媛,任倩,易明伶,彭燕华.六手操作护理技术在自体牙移植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3330-3332.

[3]江梅,汪珍.医护人员对口腔门诊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认知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2023,30(2):153-155.

[4]李桃香,廖锡群,陈锦玲.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86-88.

[5]赵自茹.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5):79-82.

[6]张建珍,戴韦琴,邹亚清,等.叙事护理模式在口腔门诊根管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4):148-150.

[7]王岩,张丽军,张爽,等.5S管理模式对口腔门诊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5-8.

[8]周晨,黄艳梅,叶慧铭,等.舒适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22):3858-3860.

[9]王士仿,苗璇,张楠.风险护理管理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12):115-118.

[10]陈亚.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3):22-25,29.

[11]翁玉英,贾丽华,吴海英.四位一体口腔护理模式联合智能雾化在门诊婴幼儿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320-1322.

[12]廖小娇,廖学娟.舒适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691-1694.

[13]郭燕铭.安全护理管理在社区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23,36(z1):163-165.

[14]林英华.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7):205-206.

[15]张楠.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中应用瓷睿刻数字化椅旁修复技术对修复体近远期留存率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3,43(2):106-108.

[16]崔俊萍.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108.

[17]马锐,董坚,王勇,等.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0,21(2):103-107.

[18]张毓蓉,胡志萍,王雨卢,等.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椅旁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2022(9):114-117.

[19]路雪亮.口腔科数字化病员标准体位精确控制智能椅:CN201410603002.X[P].2016-08-24.

[20]贾丽娜,戴轶,谢雾清.椅位护理干预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23,9(3):567-57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