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常娟娟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86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应对方式、症状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肺炎;综合护理;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应对方式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急促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混乱,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当前临床针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常给予抗感染治疗,受病情、认知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负性情绪明显,缺乏良好的自护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疗效[3~4]。因此,加强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护理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3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86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51.10±8.44)岁;病程2~14 d,平均病程(8.39±3.05) d;发病部位为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2例,右肺中叶9例,右肺下叶7例。研究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1.02±8.16)岁;病程2~12 d,平均病程(8.46±2.77) d;发病部位为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7例,右肺上叶11例,右肺中叶8例,右肺下叶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肺炎诊断标准[5],经X线、痰液细菌培养等检查证实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未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精神状态无异常。排除标准: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过敏体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确保病房环境干净、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中;向患者发放肺炎链球菌肺炎健康知识手册,嘱咐其阅读和学习;注意观察各项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饮食及作息等。
1.2.2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
(1)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病房环境设施及医护人员情况,并根据患者喜好适当装饰病房,减轻其对院内环境、医护人员的陌生感,缓解心理压力。
(2)健康指导。建立良好的健康信念和行为利于病情康复。护理人员要通过一对一沟通的方式耐心向患者说明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法、预期效果和注意事项等,确保沟通用语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定期开办健康讲座的形式展开进一步健康指导,并邀请疗效较好者现身说法,分享治疗心得,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3)心理干预。由于很多患者过于担心自身病情或临床疗效,容易产生诸多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持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想法,分析负性情绪的具体诱因,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列举成功案例等方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多与病友交流,互相分享治疗经验及互相鼓励,维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病情、饮食喜好等拟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钠、低糖类食物,坚持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
(5)并发症干预。定时协助患者转换体位,避免长期卧床对局部皮肤长时间压迫;指导患者在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痰,配合叩背,促进排痰,若有必要可借助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促进排痰。两组均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情绪,<7分提示无焦虑,7~13分提示可能有焦虑,14~20分提示肯定有焦虑,21~28分提示有明显焦虑,29分及以上提示有严重焦虑;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绪,<7分提示无抑郁,7~16分提示可能有抑郁,17~24分提示肯定有抑郁,24分及以上提示有严重抑郁。(2)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分为自我概念、自护知识、技能和责任感4项,分值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分为回避、屈服和面对3项,回避项评分0~28分,屈服项评分0~20分,面对项评分0~32分,前两项分值与应对方式呈反比,面对项分值与应对方式呈正比。(4)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记录两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5)比较两组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回避、屈服、面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研究组干预后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炎症,多发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群体,确诊后需及时选用抗菌药物给予治疗。部分患者对该病缺乏了解,加之突然发病后心理压力较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影响健康行为养成,不利于患者康复[6]。因此,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对加快康复进程尤为重要。
综合护理方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身体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和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自护能力和应对方式。分析原因: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在入院时带领其熟悉院内环境和医护人员,可有效减轻患者陌生感,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负性情绪;通过多形式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其形成健康信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应对方式;分析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可从根本上改善其情绪状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拟定饮食方案可确保饮食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促进症状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艳,许文雪,宫立莹,等.多科室协作护理联合环境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61-63.
[2]庄雪峰,袁芳,黄晓亚,等.磁性服务理念下精细化护理在肺炎门诊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6):64-67.
[3]吴凤娇,陈艺兰,陈小端.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期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2):178-180.
[4]吴丽娟,郭伟峰,黄丽,等.重症肺炎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24,43(2):129-133.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4):253-279.
[6]孔红晶.群组管理模式对学龄期重症肺炎患儿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9):1677-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