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 陈苏华

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接受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精神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感支持;关爱帮扶综合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

精神分裂症治疗与康复过程复杂,整体治疗与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患者住院期间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全方位的护理与支持,促进心理、社会功能恢复[1]。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因而探寻新型有效的护理方案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2]。相关研究[3]提出,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环境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能够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关爱帮扶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61±12.2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5.64±12.7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监护人知情同意;护理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反抗行为剧烈,无法进行正常沟通;重要脏器严重受损;对酒精及药物依赖性较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1)基础生活护理。定时协助患者如厕,保持个人卫生,如洗脸、刷牙、洗澡等。保持床铺的整洁,定期更换衣物和被褥,以防止感染和皮肤病的发生。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精神状态、睡眠情况、饮食状况等。

(3)安全护理。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防止患者自伤或伤人。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限制活动范围、加强巡视等。

(4)药物护理。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对于不配合治疗的患者,需要耐心解释和劝说,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

(5)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研究组接受关爱帮扶综合护理

(1)情感支持与心理陪伴。设立专职心理护士,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及时识别和处理其情感问题。提供一对一的倾听服务,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情感支持系统。组织心理分享会,让患者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分享康复经验,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2)个性化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度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和应对机制。提供心理教育材料,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3)生活照料与康复指导。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服务,包括饮食调配、起居照顾等;确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提供康复设备和设施,辅助患者进行体能训练和平衡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精神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5](BPRS)评估,量表有18项内容,得分越高患者精神情况越严重。

(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6](SF-36)评估,包括8个项目,即活力(VT)、社会功能(SF)、机体疼痛(BP)、健康总体自评(GH)、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和生理功能(PF),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比较两组满意程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评估,该问卷共15条项目,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BPRS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其康复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症状缓解、社会功能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等[7]。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症状控制,忽视患者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这对患者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8]。相关研究[9]表明,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在精神疾病康复中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重视患者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全面需求。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每个人的康复需求也不尽相同。这种护理方案通过个性化的评估与制定护理计划,能够更精确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康复效果[10]。同时,通过实施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医疗机构能够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人性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综合护理方案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增强康复信心[11]。此外,该方案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到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制定,再到康复设备和设施的提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通过体能训练、平衡功能恢复等活动,患者身体状况可得到明显改善,为全面康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关爱帮扶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齐晓燕,方喜玲,王静.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2):3345-3347.

[2]周波,高晓峰,金庞,等.精神康复联合饮食控制对长期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影响分析[J].中国医刊,2020,55(1):95-98.

[3]张莉,赵静,李蕾.关爱帮扶综合护理方案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情况、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1):120-123.

[4]第3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编写组.第3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计划书[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3,56(5):331-335.

[5]陈小红,邓金煌.分析叙事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幸福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2):2962-2964,2968.

[6]王莹莹,张玉青,王春霞.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全病程管理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J].心理月刊,2023,18(24):

[7]陶荷翠.综合性护理配合物理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肢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325-327.

[8]王雅辞,闫冰雪,关馨瑶.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及精神症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3037-3040.

[9]吕立召,张娟,王娜,等.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6):607-610.

[10]秦知航,陈琳霞.量化评估下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86-88.

[11]郑宇婷,甘郁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8):96-9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