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自我管理

作者: 靳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遭遇过肠胃不适的困扰。但有一种叫做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却给健康带来了长期的挑战。

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征的结肠疾病,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其病因复杂,涉及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肠道微生物等多个方面。基因易感性、家族遗传史、不良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

(1)腹泻:腹泻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间歇性的。(2)腹痛:通常表现为下腹部或左下腹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可能是绞痛、隐痛或钝痛。腹痛可能在排便后有所缓解,有时与腹泻同时出现。(3)黏液脓血便:由于肠道炎症导致黏膜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即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和脓液。(4)里急后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即感到肛门坠胀、有排便感,但排便时可能只有少量黏液或血液排出,并无实质性粪便。(5)全身症状:除了肠道症状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贫血、消瘦等。(6)肠外表现: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肠外表现,如关节炎、皮肤病变、眼部病变等。

饮食调养

患者应遵循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高营养、高维生素的原则,以减轻肠道负担,促进病情恢复。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1)选择柔软易消化食物,如稀粥、烂面条、蒸蛋羹等,避免坚硬、粗糙的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2)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5次,每餐以正常食量的2/3为宜,避免暴饮暴食。(3)补充充足热量和蛋白质,选择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组织修复。(4)多吃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5)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及牛奶和乳制品(易引起肠胀气)。对于过敏体质患者,避免摄入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类。(6)由于反复腹泻易造成轻度脱水,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以1 500~2 000 mL为宜。饮水要少量多次,速度要慢,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生活起居管理

规律作息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议每晚确保至少7~8 h的睡眠,并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上床休息和起床,以帮助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此外,适当的午休可以帮助缓解白天的疲劳,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适当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保暖

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在寒冷季节或空调环境下,可适当增加衣物或使用热水袋等保暖物品。

个人卫生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感染肠道细菌和病毒,患者应将重心放在预防感染上。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用餐前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若需要外出,可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的身体症状如腹痛、腹泻可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情绪压力有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病情加剧或引起复发。此外,持续的焦虑和抑郁还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质量,进一步削弱其抵抗力,使得疾病管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患者做好心理调适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教育和信息获取:患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病症的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可能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增加对疾病的控制感。(2)专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有助于患者识别和改变可能加剧病情的消极思维模式,并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3)放松技巧训练:学习和练习放松技术,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或正念冥想等,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和焦虑。 (4)健康生活方式:选择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5)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治疗医师保持开放且频繁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和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与监测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病情监测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结肠镜等相关检查。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如腹泻、腹痛、便血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与并发症处理

预防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感染肠道细菌和病毒。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或污染的食物。同时,注意水源卫生,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并发症处理

(1)腹泻处理:患者需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应对。发生腹泻时,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泻药和消炎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2)便血处理: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道蠕动。

特殊时期的护理

急性发作期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饮食应以无渣饮食为主,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蔬菜和辛辣食物,防止刺激肠道,加剧症状。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恢复期

在恢复期,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增强肠道功能。饮食上,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进一步恢复。此阶段,患者应继续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联系,根据病情的具体变化调整治疗计划。此外,做好心理支持工作,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病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