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生育期健康
作者: 李丁生育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女性生殖功能和生育能力,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那么,生育期保健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孕前期保健
孕前期保健是为了确定最佳的受孕时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健康心态:健康的心态是孕前保健的关键内容之一。如果工作压力巨大、家庭不和等,不适宜妊娠。(2)积极治疗疾病:若女性患有会对妊娠产生影响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结核等,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选择适宜时机受孕。(3)戒掉不良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在孕前应该戒除。(4)选择适当避孕方法:如果孕前采用的是口服避孕药避孕的方法,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在停药后至少6个月再受孕。(5)避免接触放射源: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放射源,应该提前调换岗位,否则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
孕早期保健
孕早期指怀孕前12周,是胚胎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孕早期保健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控制好基础体重和血压等,保持身体健康。部分女性在怀孕后,害怕胎儿营养供应不足,大吃大喝,这样反而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出现感冒或者其他疾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用药。(3)孕早期应该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获取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4)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累的情况,每天在家人的陪同下适当活动。(5)从准备怀孕前3个月到停经后3个月,应该坚持服用叶酸片,同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当地妇幼保健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孕中期保健
孕中期指怀孕第13~27周,这个阶段胎儿进入快速发育期,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确认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胎心、胎盘功能、双顶径等。孕妇自身必须加强营养,补充钙、铁、锌和维生素等。
此阶段具体保健内容包括:
(1)定期进行产检,一般每4周检查一次,也可以遵医嘱进行。(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束腹、束胸,不穿高跟鞋,使用宽松乳罩将乳房托起。(3)注意口腔卫生,餐后刷牙。(4)从孕20周开始,遵医嘱服用铁剂和钙剂,预防贫血、缺钙的情况。(5)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下蹲,防止对腹部造成冲击,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6)孕中期胎儿已经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因此孕妇可以和丈夫一同进行胎教。(7)孕妇因为体内激素的变化,加上担心胎儿,可能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此时需要做好心理保健,如向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担忧,寻求理解和支持;通过阅读 、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参加产前教育课程,了解孕期及产后的各种情况,学习应对压力、舒缓心情的技巧。如果孕妇出现了过度焦虑、沮丧,或者异常紧张的情况,家人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与医生联系。
孕晚期保健
孕晚期指怀孕28周到胎儿分娩。这一时期胎儿的发育最快,体重增长明显,孕妇需要补充大量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等。
孕晚期保健的内容有:
(1)做好产前检查,在孕28周到36周,每两周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根据孕妇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分娩方式,如顺产或剖宫产。在产前检查中,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作进一步检查。(2)孕晚期孕妇活动困难,容易疲劳,因此必须保证睡眠充足,每天休息时间不少于8 h,同时尽量选择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增加子宫的血流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同时避免盆浴。洗澡时应该有家人在旁照顾,以免出现滑倒等危险。(4)禁止性生活,防止感染、早产等问题。(5)每天记录胎动次数,每周进行体重测量。(6)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头痛,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持续的下腹部疼痛,阴道流水、流血,血压超过140/90 mmHg;胎动减少、消失或者过于频繁等。
分娩期保健
在分娩期,医生需要对孕妇分娩的一些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尽可能消除孕妇的紧张情绪,以减轻其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孕妇在分娩前可以正常进食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养足精力,以确保能够顺利度过分娩期。孕妇应该到正规医院分娩,这也是确保分娩安全的核心保障。如果是高危孕妇,应提前联系医院,做更加充分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指产后6~8周。产褥期保健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产后出血或者感染的情况,促进产妇生理功能的快速恢复。
(1)环境管理:产妇在产褥期,室内环境要安静、整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夏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限制亲朋好友探视次数,以免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影响产妇和宝宝的健康。
(2)适当活动:老一辈认为,产褥期(也就是坐月子),应尽量不动或者少动,多卧床休息,这是不对的。产后不能一味躺在床上,这样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一般来说,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当天就可以尝试下床活动,第2天可以开始在床上进行恢复锻炼。剖宫产的产妇手术后6 h可以翻身,24 h左右可以将导尿管拔除,下床活动。当然,活动应该适量,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避免下蹲、负重或者长时间站立的情况,以免出现盆底和子宫脱垂。
(3)加强饮食管理:产妇在生产后,胃肠道消化能力较弱,食欲也没有完全恢复,因此饮食以清淡、软质为主,如米粥、稀饭等,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主食应该多样化,做到粗细粮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重视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如鸡蛋、鱼、禽肉等。确保膳食搭配合理,不吃辛辣、油腻食物,不饮浓茶、咖啡,控制甜食,以免出现产后发胖问题。产褥期应该尽量少吃一些具有活血功能的食物,如人参、桂圆等。
(4)乳房护理:产褥期需要给宝宝喂奶,因此乳房护理非常重要。应每天使用温水擦洗乳头和乳晕位置,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使用酒精或者肥皂擦洗。给宝宝喂奶时,选择舒适体位,确保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都可以被宝宝含进嘴里。每次哺乳时应由两侧乳房交替哺乳,同时需要佩戴合适的乳罩,将乳房托起,这样可以有效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
(5)产后检查:产褥期,子宫内创面并没有完全恢复,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因此必须禁止性生活。在产后42 d,需要到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确认产妇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