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疼痛管理

作者: 李娟

麻醉以及疼痛管理,关乎着患者手术的整体体验及术后恢复。其中,麻醉是通过药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手段,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无痛、无意识,并能保持生理稳定状态,以便外科医生能够顺利、安全完成相关手术。疼痛管理则更多关注患者手术后的具体状态,比如通过术后的疼痛管理,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那么,麻醉与疼痛管理到底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

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医学当中用于消除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当中,患者可能存在的疼痛以及不适的一般技术。根据麻醉的范围以及效果,可以分为全身麻醉以及局部麻醉。其中,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通常应用于大型手术,如心脏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在全身麻醉的过程当中,患者的感觉以及意识均被抑制,同时医生通过监测生命体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局部麻醉是指使患者特定部位失去感觉,但大脑还能保持意识,如硬膜外麻醉以及神经阻滞,常应用于分娩以及下肢手术当中。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麻醉,均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操作,才能保证麻醉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什么是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的目的

疼痛管理是指在手术后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可能因慢性病引起的不适等进行具体的管理。一般来说,未能有效控制疼痛,不仅会延缓患者的恢复,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所以,疼痛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适感。但很多人认为疼痛管理就是依赖药物治疗。其实,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疼痛管理并不仅仅局限于药物,而且还会结合物理疗法、心理治疗以及针灸等,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疼痛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整体治疗过程,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疼痛管理的具体操作

临床常见的疼痛管理方式,可分为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两种类型。不同疼痛管理的方式以及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即应用止痛片或麻醉药物,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比如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控制患者可能存在的剧烈疼痛。像是大型手术后或遭到重大身体创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麻醉方法。但是,在药物治疗过程当中,患者可能会存在副作用或者是成瘾的风险,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像物理治疗的运动、按摩、热敷等,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从而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还有心理疏导,对患者疼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进行有效调节,从而间接减轻患者疼痛感。

所以,疼痛管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治疗手法多样,但本质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全面的疼痛管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麻醉前患者的注意事项

在麻醉前,患者有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保证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麻醉医师事先会向患者了解情况,比如手术的经历、麻醉反应以及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病等,特别是对于麻醉药物的过敏史。患者需要如实回答,并要详细了解麻醉全过程。患者在麻醉前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身检查,如心肺功能评估以及心电图、胸部X光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以评估麻醉风险。患者在麻醉前6~8小时禁食,减少麻醉过程当中因胃内容物引发的误吸风险。对于服用抗凝类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暂时停用该类药物,以降低手术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出血风险。此外,患者还要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工作,避免过于焦虑和紧张,从而保证麻醉的良好效果。

麻醉后常见的不适症状有哪些

麻醉后的不适症状与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有关。

恶心和呕吐是麻醉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这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的系统作用,以及术后疼痛引发的反射反应存在直接关系。为减少麻醉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预防性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

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头晕、嗜睡或意识模糊,这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在术后并未完全被代谢排出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症状会逐渐缓解乃至消失,不用过于担心。

口干也是麻醉后常见的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多喝水即可,不需要特殊处理。

需提醒,对于持续时间长、比较严重的不适,需要及时就医。比如出现长时间咽喉痛、声音嘶哑,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口腔卫生的同时,还要去医院进行诊治。

麻醉会不会影响智力发育

很多人担心麻醉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儿童青少年影响巨大。其实,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使用时间,确保安全有效。对于儿童来说,麻醉可能会暂时干扰神经回路形成。只有同一时间、多次接受麻醉的儿童,可能会对其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产生较小的毒副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麻醉会影响智力发育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此外,在麻醉前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提供必要的科学指导,从而保证手术过程当中麻醉的安全性,所以不要过于焦虑。相反,如果精神状态不佳,可能会影响麻醉效果。

结束语

为保证麻醉和疼痛管理的有效性,患者要主动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手术前后的麻醉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增强自身对于医疗决策的参与感。如果患者对麻醉和疼痛管理有什么疑问,要及时咨询医生,以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医生则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病史、疼痛程度,以及个体需要进行综合调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麻醉体验以及疼痛控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