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 张俊雅
摘要:目的 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肺功能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
(P<0.001);联合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和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01);联合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01)。结论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肺功能;肺部湿啰音;降钙素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高发呼吸系统疾病,是在医院外场所感染的肺实质病变,具体为病原体度过潜伏期后发生的一种肺炎[1~2]。临床针对该病多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随着抗生素治疗周期延长,耐药性增强,加上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该病的治疗难度[3~4]。本研究旨在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62岁,病程6~14 d。联合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9~61岁,病程7~13 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积极配合临床调查工作;无语言交流、认知功能或精神障碍;对临床用药无过敏史。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合并其他肺实质病变;肝、肾功能异常;存在免疫系统障碍;日常活动或交流受限;精神状态或认知功能明显异常;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头孢他啶2.0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入,2次/d,持续治疗1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静脉推注,2次/d,持续治疗2周。
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方治疗,基本方:麻黄、甘草各6 g,桃仁、杏仁各9 g,紫苏子、陈皮、瓜蒌子各10 g,蜜紫菀、清半夏、黄芩各12 g,鱼腥草、桑白皮、芦根各15 g,生石膏25 g,冬瓜子、生薏苡仁各30 g;随证加减:咽痛者,加牛蒡子10 g;痰中带血者,加川芎10 g;痰多、气喘者,加葶苈子、枇杷叶各10 g;食欲不振者,加麦芽、炒谷芽、炒鸡内金各20 g。将上述中药用1 000 mL水煎煮,煎至剩余400 mL,1剂/d,
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其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疗程周期内临床症状消失,肺CT检查提示肺部体征消失;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实质病变改善近50%;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咳嗽、咽痛、咯黄黏痰及肺部湿啰音等症状。(3)比较两组炎症指标:主要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4)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用力呼吸容积占比。(5)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根据发热、咳嗽咳痰、胸闷不适等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为0~3分,分数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联合组咳嗽、咽痛、咯黄黏痰及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后CRP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联合组治疗后FVC、FEV1及用力呼吸容积占比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联合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显均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患者在医院之外的场所感染的肺实质病变,是病原菌潜伏期内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发病的肺炎疾病[5~6]。临床研究证实,诱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7]。据不完全统计,在众多的肺实质病变患者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患者约占40%~60%[8]。在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环境下,该病呈现逐年递增发展态势,仅以常规西药难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还需辅以中医治疗。
中医将社区获得性肺炎纳入“肺热病”范畴,认为发病初期以风邪入侵肺部为主证,合并湿热、痰多症状,随着病程进展,邪毒入侵日益严重,最终导致热毒炽盛[9]。发病原因可归结为风温肺热,治疗原则在于辛凉宣泄、清肺化痰止咳[10]。麻杏石甘汤方最早可追溯于《伤寒论》中,为治疗肺热证名方,流传至今。方中麻黄具有宣肺泄热功效,生石膏具有清肺祛邪功效,杏仁可助肺气,甘草可调温和寒,苇茎具有泄热清肺功效,冬瓜具有仁清热化痰功效,黄芩具有泻火解毒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11~12]。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辨证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
(P<0.001);联合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和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01);联合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01)。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廖乙雄,万小松.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5):933-935.
[2]谢云,高娇,任茂,等.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胸腺法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23,45(8):1292-1296,1301.
[3]叶远航,罗成,柯佳,等.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5):1150-1152.
[4]付贵.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7):89-91.
[5]马腾洲.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老年慢阻肺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2):56-58.
[6]陈宇,黄斐,龙秋华.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炎热邪壅肺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18):3361-3363.
[7]程玉峰,何蕊,杨从鑫.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对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4):405-407.
[8]赵十妹,赵亚光,靳杨,等.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联合噻托溴铵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困难指数评分、血清降钙素原及用力肺活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2):168-170,174.
[9]刘燕,徐红日,王成祥,等.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3):2471-2474.
[10]吴喜燕.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5):179,181.
[11]孙燕,潘林平,王小艳.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6):40-41.
[12]段传荣.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7例临床疗效观察[J].药品评价,2019,16(8):41-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