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 徐旺姬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S、CGRP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V、LVEF和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但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多需要进行综合治疗[1]。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排出量[2]。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心肌重塑,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3]。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04±4.55)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9例,Ⅲ级23例,Ⅳ级12例;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2.43±0.78)年;体重指数16~30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44±4.17)kg/m2。观察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17±5.12)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7,Ⅲ级24,Ⅳ级13例;病程9个月~5年,平均病程(2.47±0.64)年;体重指数17~32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57±4.4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4~5];年龄≥60岁;对研究用药无过敏史;意识和精神状态正常,治疗依从性良好;近期无相关药物治疗史;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存在恶性肿瘤;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硝酸酯制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初始剂量为6.25 mg/次,每日2~3次,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可耐受剂量,每2周调整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50 mg,每日2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2周倍增1次,单次服用最高剂量不超过200 mg。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2级或降至1级,为显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1级,为有效;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NYHA心功能分级无下降或下降不足1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高速离心机分离获取血清,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心脏彩超测定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头晕、乏力、胃肠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ET均下降,NOS、CGRP和NO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ET低于对照组,NOS、CGRP和NO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SV、LVEF和CO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观察组为9.0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美托洛尔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通过下调心脏做功量和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6]。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近年来治疗LVEF降低导致心力衰竭的常用药,有利于降低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V、LVEF和CO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玄先利[8]研究结果相似。表明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沙库巴曲缬沙坦含有沙库巴曲(脑啡肽酶抑制剂)和缬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2种成分,通过抑制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少血管收缩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减慢扩血管物质降解速度,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9]。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通过外周效应导致全身血管阻力升高,进而影响心脏血流量及顺应性,加重心脏负荷,对患者心功能造成损害[10]。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包括NO、NOS、ET及CGRP等,其中NO可有效舒张血管,对血管内平衡状态有一定的调节和维持作用;NOS负责催化L-精氨酸生成NO,其活性可直接影响NO水平,二者异常低表达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CGRP可提高局部血管张力,有助于确保机体循环功能稳定性,与ET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NO、NOS及CGRP水平均会异常降低,ET水平则异常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S、CGRP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能有效调节利尿钠肽降解状态,还可拮抗局部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纠正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状态,进而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丹娜,陈朝聪,徐文娟,等.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22,37(2):126-130.

[2]夏勇,张建卿,王少霞,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113-118.

[3]杨轶凡,刘文会,王晶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和血压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2,17(10):1459-146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6]张霞,李正章,许英,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保护作用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22,43(11):1462-1469.

[7]孙瑜,李慧,赵智儒.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及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3):196-199.

[8]玄先利.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临床研究,2022,30(9):77-80.

[9]韩妹,熊璐,王萍,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8):1041-1044.

[10]陈金光.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1):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