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情志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 闵庆红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情志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血压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老年;循证情志护理;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
老年人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由于其病情复杂且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往往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状态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进展[1~2]。循证情志护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注重在护理过程中考虑患者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疾病预后[3~4]。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情志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0.43±3.52)岁;病程5~14年,平均病程(8.43±2.12)年。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70.59±3.41)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53±2.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相关指南共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5~6];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伴有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基础宣教:向患者介绍高血压、冠心病发生机制、治疗干预方案、病情危害、预后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治疗自信心。(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3)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困惑和疑虑,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遵医嘱治疗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医保政策,减轻患者对医疗费用的顾虑,给患者列举预后良好病例,使其建立治疗信心。(4)生活指导:告知患者饮食应做到营养丰富且清淡,限制高油高脂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在身体耐受范围内适当运动,如慢走、慢跑、做健身操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情志护理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以护理长为组长,责任护士为组员,所有小组成员需定期接受循证情志护理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2)建立循证支持:责任护士首先提出循证问题,如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影响心理状态的原因、循证情志护理的开展路径等;依照循证问题在万方、知网、Pub等数据库平台以“高血压”“冠心病”“心理状态”“情志护理”等关键词进行检索,以此为依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循证情志护理方案。
(3)循证情志护理实施:第一,暗示法。责任护士需明确患者负性情绪存在的原因,并以积极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暗示,如高血压、冠心病是可控制的疾病,临床已形成成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战胜疾病。第二,移情法。引导患者多参加一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如练习书法、唱歌、打太极、跳广场舞等,将注意力转移到疾病之外的事物中。第三,情志相胜法。选择情志相胜理论中的角音调代表喜悦和欢喜的情感,引导患者聆听嘎达梅林及其他音色明亮激昂、表达喜庆、欢快氛围的音乐,实现情志调节。第四,发泄排郁法。鼓励家属参与患者心理情绪调节中,多与患者沟通,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家人的关爱,及时疏导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干预前及患者出院时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SAS总分为20~80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总分为20~80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分数高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
(2)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遵医用药并听从医嘱指导,为十分依从;需在医护人员监督下遵医用药并遵循医嘱,为基本依从;不遵循医嘱,对临床治疗不配合,为不依从。总依从=十分依从+基本依从。(3)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干预前及患者出院时,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4)比较两组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评估,信度为0.850,效度为0.860。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比较满意,0~<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为典型的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服药,其间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受疾病症状及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患者容易形成负性心理情绪,影响临床治疗积极性,对疾病控制不利[7]。因此,关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促进疾病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和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循证情志护理是一种综合运用循证医学、心理学和中医情志学的护理方法,旨在通过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其中,心理暗示法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语言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改变消极情绪;移情法通过引导患者参与兴趣爱好活动中,将负性情绪转移到更积极的方向,使其积极参考临床治疗;情志相胜法中的角、徽、宫、商、羽是古代音乐理论中研究音调与情感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角、徽、宫、商和羽分别代表5种不同的音调,而与之对应的情感分别是喜、怒、悲、思和恐[8]。在情志护理中,借助欢快的音乐可调节患者情绪和心境,使其情绪得到平衡和舒缓,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泄排郁法通过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心理支持与互动,使患者释放和消化内心积压的负性情绪,逐渐形成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循证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丽,黄幼良.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310,312.
[2]彭书倩.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健康,2023,2(21):97-100.
[3]兰红霞,黄月英,莫朝媚,等.探讨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在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5):592-593.
[4]史叶菊.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3):43-45.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683-691.
[7]芦桃花,黄晶,朱郑欣.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状态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3,23(3):210-212.
[8]袁亚宁,张姣,吕媛,等.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信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1):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