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 胡平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益气聪明汤;针灸;升清利窍;疏通经络
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1]。颈源性眩晕常见病因包括:骨刺压迫椎动脉,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椎间盘突出影响椎动脉血流;颈椎关节错位或不稳定,影响椎动脉的正常供血;长期颈部姿势不良或劳损导致肌肉紧张,压迫椎动脉。早期可通过局部推拿、按摩、针灸或中药方剂进行治疗[2]。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符合《老年人头晕/眩晕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3]中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或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对研究用药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评估患者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眩晕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肢体麻木、血压持续升高等症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为患者进行眩晕相关知识宣教,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了解,提高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若适当抬高头部,侧卧时保持颈部自然伸展,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加重眩晕。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充足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指导患者适当活动颈部,轻柔缓慢地屈伸颈部。持续治疗3个月。
1.2.2 观察组给予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
(1)益气聪明汤组方:黄芪、甘草各25 g,人参25 g,升麻、葛根各15 g,蔓荆子7.5 g,芍药5 g,酒黄柏5 g。每日1剂,早晚温服,随症加减。
(2)针灸: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神庭、百会、风府、大椎、身柱、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指导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先消毒穴位周围皮肤,进针时手法要轻柔、准确,留针20~30 min,每周针刺2~3次,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活动不受限、恢复正常生活,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日常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仅在劳累或特定姿势下偶有轻微症状,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有所减轻,发作频率减少,对日常生活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发作频率未减少甚至增加,为无效[4]。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主症包括眩晕、头痛,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2分,中度症状为4分,重度症状为6分;次症包括失眠、神疲乏力,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5]。(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主要观察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健康状况6个维度,每个维度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6]。(4)比较两组治疗总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治疗满意度评分(NSNS)评估,每项1~5分,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4分表示较为满意,5分表示非常满意[7]。总满意=较为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失眠、神疲乏力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颈源性眩晕为一种因颈椎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及中枢神经系统平衡感知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成因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颈椎关节脱位等。这些病理变化不仅直接压迫椎动脉,减少脑部血流,还可能在颈椎活动时进一步牵拉、扭曲椎动脉,加剧脑部供血不足的状况。同时,颈椎的损伤或病变还可能影响颈部本体感受器,导致传入神经信号异常,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对平衡和位置的准确感知,从而引发眩晕[8]。
中医认为,颈源性眩晕是由气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可调畅气机、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改善眩晕[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刺激穴位可调理脏腑气血,通经活络,调神导气,升清利窍,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缓解眩晕[10];针灸从外部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内外结合,共同发挥作用,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颈部及脑部的血液循环,有效减轻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艳艳,陈新合,王流云,等.化痰通脉定眩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痰浊型老年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4):115-117,136.
[2]潘华,兰昊,郝坤.丹葛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症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1):205-209.
[3]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鞠奕,等.老年人头晕/眩晕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10):13.
[4]周润津,郭昌,庞博,等.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528-2532.
[5]陈怡文,刘颖,邵智愚,等.项七针针刺联合百会压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4,43(4):394-399.
[6]杜白雪,王晨琳,宋蕾.针刀联合电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4,56(7):134-138.
[7]邱玲.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8):126-127.
[8]林加龙,王睿,罗华送.升清通络针法联合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31(2):269-271.
[9]史智敏,耿亚晓,耿兵将,等.芪葛通络舒颈方联合调神醒脑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19(3):580-585.
[10]曾从彬,黎春燕.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6):109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