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 蔡亚军
摘要:目的 比较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头孢他啶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观察组予以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值流速(PEF)]、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头孢他啶;盐酸溴己新;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衰竭或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积极控制感染,祛除痰液。头孢他啶是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对常见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单独应用对气道症状缓解效果不佳[3]。盐酸溴己新通过抑制酸性蛋白合成,改善黏多糖聚集,降低痰液黏稠度,减轻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氨溴索可促进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减少黏液滞留,并通过抑制咳嗽中枢兴奋性减轻咳嗽反射的发生和传导,从而缓解咳嗽症状。本研究旨在比较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5.87±4.23)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94±2.20)年;体重指数20~2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11±1.73) kg/m2。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65.94±4.41)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87±2.23)年;体重指数20~2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07±1.68)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中相关诊断标准[4];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近期有外伤史或手术史;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存在精神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平喘、镇咳、解痉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予以头孢他啶2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入,2次/d;盐酸溴己新4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3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予以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头孢他啶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氨溴索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肺功能: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值流速(PEF)。(2)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2 000 r/min离心20 min,留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3)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桡动脉血3 mL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OI=PaO2/吸入氧浓度(FiO2)]。(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皮疹、心率减慢等[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FVC、FEV1和P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NF-α、CRP和PCT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PaO2、PaCO2和OI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OI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黏膜防御能力不足,黏膜纤毛运动障碍,气道壁弹性下降,为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机会,加上患者长期的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容易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病情更加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盐酸溴己新主要通过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从而帮助患者更容易地咳出痰液,还能促进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进一步加速痰液的排出,但该药存在恶心、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且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PCT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OI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头孢他啶可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7]。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头孢他啶的疗效有所降低,因此联合用药成为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氨溴索为一种多糖纤维分解剂,可以对黏痰中的酸性糖蛋白进行快速分解,进而降低痰液黏滞度,达到稀释痰液的效果。氨溴索能刺激呼吸道纤毛运动,增强黏液转运功能,从而加速痰液排出,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细菌,缓解呼吸道症状。氨溴索对呼吸道纤毛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有效维护呼吸道纤毛的定向摆动功能,进而恢复支气管自我清洁能力,促进痰液、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排出。氨溴索能够刺激肺泡Ⅱ型细胞,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的顺应性,并且能够保护肺部组织免受细菌、病毒的侵蚀,保护肺组织正常功能。氨溴索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包括对致炎细胞因子产生调节作用、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细胞等[8]。此外,氨溴索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肺部组织的损伤。氨溴索与抗生素联用可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从而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头孢他啶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单艳芳,汪巧仙,张连凤,等.头孢他啶联合二羟丙茶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0):32-34.
[2]马丽娟,杨蕾,宫培珊,等.头孢他啶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2):66-69.
[3]鄢慧晨.盐酸溴己新联合头孢他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9):87-89.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5]罗丽琴.头孢他啶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33):82-84.
[6]周琦,刘小壮,雷翠芳.头孢他啶联合多索茶碱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23):92-93.
[7]宫姝宁,张玲燕,王颖.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8):62-65.
[8]付晨雪.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