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观察

作者: 王秀梅 韩莉清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及Ⅳ型胶原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有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肝纤维化;肝功能;炎症介质

肝炎后肝硬化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肝硬化主要特点包括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和肝细胞坏死,这些病理生理学改变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为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脏病变进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为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以及肝脏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基于此,本研究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63岁,平均年龄(52.32±3.7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7±1.13)年。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2.41±3.48)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43±1.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2];临床资料齐全;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病;存在沟通障碍;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伴有其他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天1次。观察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口服治疗,每次0.3 g,每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判定显效;肝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轻微恶心并发症,判定有效;肝功能无变化,并发症较为严重,判定无效[3]。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肝功能:主要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白蛋白。(3)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主要检测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及Ⅳ型胶原。(4)比较两组炎症介质水平:主要检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肝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及Ⅳ型胶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组织会遭受到炎症反应的影响,导致肝细胞的损害和死亡。随着炎症过程持续和肝细胞损伤累积,肝脏修复能力逐渐减弱,继而引发纤维化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肝脏组织开始产生过多的胶原蛋白,导致肝脏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4]。除了病毒感染,酒精、脂肪堆积、自身免疫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肝炎后肝硬化。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会引起肝脏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加速肝脏纤维化的进程。早期患者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肝功能进行性下降,可出现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此外,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伴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紊乱,表现为激素代谢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临床表现[5]。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抑制病毒复制、传播。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相比,阿德福韦酯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长效性,适用于多种乙型病毒相关疾病的治疗。此外,阿德福韦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耐受性也得到广泛认可。然而,阿德福韦酯也存在一些劣势,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可能会导致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此外,部分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疲劳等,使生活质量下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相比其他治疗药物,该药具较高的疗效、良好的耐受性,且起效快,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持续性高,从而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整体疗效。

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炎后肝硬化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2个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其表达水平升高通常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总胆红素升高可能表明肝脏合成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白蛋白减少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显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还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肝功能。此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还可保护肝细胞,减少肝细胞损伤、死亡,延缓肝硬化进一步恶化,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

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及Ⅳ型胶原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P<0.05)。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肝脏内部基质合成、降解平衡,改善肝纤维化。在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的变化,对疾病进展、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炎症介质直接影响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程度以及肝功能恢复。炎症指标升高反映病情严重,治疗后这些指标下降提示病情好转。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可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同时,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从而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促进肝功能恢复[7]。

综上所述,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可有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提高整体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张明云,刘梦云.肝化纤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9):1496-149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41(1):3-28.

[3]靳克俭,史拴梅,同重湘.肝爽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6):74-77.

[4]李玉琢.肝爽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6):117-120.

[5]曹玫华,林欢.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淋巴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6):94-97.

[6]苏鹏飞.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对比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J].吉林医学,2023,44(4):1049-1051.

[7]陈尚军,张继,蒋蒙,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7):826-82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