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麻醉的那些谣言

作者: 张博睿

麻醉作为一种控制意识状态的药物或技术,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麻醉的谣言也层出不穷,极易误导公众。因此,本文将对麻醉的常见谣言进行剖析。

麻醉的基本原理

神经系统的调控

(1)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控制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神经传导抑制:麻醉药物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兴奋,降低神经传递的速度,从而阻断疼痛冲动的传导。这一过程涉及对神经递质系统的调节,如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和减少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兴奋作用。

药物的作用

(1)诱导药: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迅速将患者带入麻醉状态。在手术前,医生会使用这类药物,以使患者迅速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就不会感到任何疼痛或不适。

(2)维持药:在手术过程中会持续给予这类药物,主要目的是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防止中途突然醒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恢复药:这类药物是在手术结束后使用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迅速苏醒,迅速恢复意识和生理功能。

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进入体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整体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手术,特别是需要患者完全不动的大手术。

(2)局部麻醉: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或附近的神经丛,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手术区域失去疼痛感觉,但患者保持清醒。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手术和某些疼痛管理。

麻醉过程

(1)麻醉诱导期:给予诱导药物,使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

(2)麻醉维持期:持续给予维持药物,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苏醒期:停止给予麻醉药物,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和生理功能。

麻醉中的谣言与真相

谣言一:麻醉会导致人永久性丧失意识

有人认为接受麻醉后,人会永久性地丧失意识,无法恢复正常状态。

其实,麻醉的作用是暂时性的。麻醉师会在手术结束后逐步停止输送麻醉药物,这时患者的意识会逐渐恢复。

谣言二:麻醉会损害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或认知受损

有人担心麻醉药物会对大脑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智力下降或记忆丧失。

现代麻醉药物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长期的安全性评估,在手术或治疗期间可有效暂时性地抑制神经系统。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受到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医生和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麻醉的副作用通常是暂时性的,如短暂的记忆丧失、思维迟缓等,会在麻醉药物作用消退后会自行缓解。目前没有临床数据证实麻醉会导致永久性智力损害或记忆丧失。

谣言三:麻醉会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有人担心麻醉药物会抑制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虽然麻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但通常是可控的,且很少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麻醉师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对于有心脏疾病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医生会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措施减少潜在风险。

谣言四:麻醉药物会让人上瘾

有人认为麻醉药物会让人产生依赖性,甚至上瘾。

其实,麻醉药物在短时间内使用并不会导致上瘾。麻醉药品的购入和使用都有严格的管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

谣言五:麻醉只有一种类型,即全身麻醉

很多人认为麻醉就是全身麻醉,让人失去意识。

麻醉的类型有多种,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进行内脏手术或大手术的患者,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意识。局部麻醉则是在手术部位周围注入麻醉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但感受不到疼痛。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提高公众对麻醉的科学认知

加强麻醉知识的科普宣传

麻醉知识的科普宣传是提高公众认知的关键。应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多元化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公众普及麻醉的基本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通过制作知识动画、发布科普文章、开展知识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使麻醉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公众对麻醉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在科普宣传中,应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避免误导公众。同时,还需关注不同年龄段和文化背景人群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科普内容,以确保信息的全面覆盖和有效传达。

开展麻醉咨询服务

为了解答公众对麻醉的疑问和困惑,应设立专业的麻醉咨询服务机构或平台。这些机构或平台要配备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通过在线咨询、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专业的麻醉咨询和解答服务。在咨询过程中,麻醉医生应耐心倾听公众的问题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确保患者信任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在手术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麻醉的必要性和风险,以及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等。这种沟通不仅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还能增强他们对手术的信心和对医生的信任。在沟通过程中,医生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麻醉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以减轻其焦虑和压力。

结束语

麻醉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帮助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安全度过治疗过程。公众应该树立正确的麻醉观念,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麻醉。同时,医疗工作者也应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麻醉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