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和护理

作者: 李凤珍

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和护理0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反流性食管炎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众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若食管下括约肌在吞咽后无法有效关闭,或因压力变化出现松弛时,胃酸、胃蛋白酶等胃内容物容易反流入食管。此外,食管清除反流物的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以及食管黏膜抵抗能力减弱等均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

症状表现

(1)胃灼热: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常在餐后1h出现。(2)反酸: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伴有酸味。(3)不典型症状:如胸痛(易与心脏疾病混淆)、咳嗽、哮喘等,通常因反流物刺激呼吸道所致。(4)并发症: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食管狭窄、出血甚至食管癌变。

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调节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酸性食物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反流风险;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高脂食物延缓胃排空,增加反流机会;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减轻胃部负担;避免睡前进食,进食后至少等待2~3h再入睡,防止平卧时反流。推荐与避免食物(见图1)。

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可显著减少反流发生。

调整睡眠姿势

抬高床头15~20cm,利用重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药物治疗

(1)抑酸药:常见的抗酸药有铝碳酸镁等,能迅速中和胃酸,缓解胃灼热症状。

(2)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机会。

(3)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手术治疗

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如胃底折叠术。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评估

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及生活习惯,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饮食指导

提供科学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避免诱发食物,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患者常因长期不适症状,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心理支持,帮助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药物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按时按量服药、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册等方式,普及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复发。

预防措施

饮食习惯

(1)细嚼慢咽:避免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即进入胃部,减轻胃负担。

(2)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减轻胃部压力。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维持消化系统正常功能。

(4)减少刺激性饮品: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避免刺激胃酸分泌。

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食管和胃黏膜,削弱抗反流能力。

(2)减压放松:长期紧张、焦虑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3)避免穿紧身衣物:穿紧身衣物,尤其是腰部过紧的衣服,会增加腹压,促使胃内容物反流。

定期体检

有家族病史、肥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已诊断的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合护理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了解其危害及预防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涵盖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护理计划,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

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

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少,为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药物选择。

微创手术技术

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如腹腔镜下的Nissen环状成形术,通过环绕食管下端缝合形成防护圈,可有效减少反流发生,术后恢复更快,风险更低。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训练患者控制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增强其功能,减少反流,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揭示了反流性食管炎的遗传易感性,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为个性化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护理学视角下的反流性食管炎管理

(1)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制定有效护理计划的基础。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症状、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评估患病风险和护理需求。

(2)护理干预:根据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应实施饮食指导、体位调整、药物管理、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3)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方法,增强预防和控制疾病能力。

(4)心理支持: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促进康复。

(5)多学科合作:反流性食管炎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紧密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