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三有”养生原则

作者: 李家硕 张沁雨 李舒嵘 刘妍 徐晨瑜

“三有”养生原则源自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一套关于养生的重要理念,包括“有所节、有所忌、有所行”三个方面,强调着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对于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其中,有所节指的是适度节制,包括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节,避免过度消耗身体能量,保持生理平衡;有所忌提醒人们避免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如暴饮暴食、熬夜等,以免损害身体;有所行强调积极参与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如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这一养生原则凝聚了古代智慧医学对于健康保健的精华,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体与自然、情志、饮食、运动等关系的深刻认知。通过“三有”养生原则,个体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调节和自我保健,从而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实现身心平衡。

有所节

节制饮食的重要性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自古以来,饮食便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当下,通过节制饮食,让肠胃在适度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石。节制饮食,首要在于控制食量。暴饮暴食易使肠胃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不适。建议饮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定时定量,避免过饱过饥。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促进消化吸收,维持肠胃功能的平衡和顺畅。荤素搭配可以保证身体获取多种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促进新陈代谢,避免因饥饱不均导致的身体不适。通过节制饮食,保持消化系统的平衡和功能,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调整作息时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古老的生活智慧,深刻地揭示了作息时间与生命健康的紧密联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机能高效运转。良好的睡眠是调整作息的核心要素,睡眠中各个器官得以休息,增强了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抵御疾病入侵。研究表明,长期熬夜、作息紊乱的人群,其免疫力明显低于作息规律者,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且患病后的恢复时间也更长。早睡早起、按时进食是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节律,提高免疫力和代谢水平,降低各类疾病的风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协调运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对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情志调适

在传统医学的智慧宝库中,情志与健康的关联一直备受重视。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极大影响着身心健康。情志调适对身体的生理机能有着深远影响。当人处于过度愤怒状态时,体内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使血压急剧上升、心跳加速,长期如此极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过度忧郁、焦虑则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与消化液分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胃胀等消化系统问题。

情志调适是中医养生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指的是调节情绪,保持内心平和、稳定,避免过度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负面情绪会干扰身体内部的平衡,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有所忌

饮食忌讳

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强调了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饮食忌讳。其中,忌生冷是因为生冷食物会伤害脾胃,降低消化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食欲不振等问题。忌生硬是因为摄入过于粗糙难以咀嚼的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肠胃问题。忌油腻是因为油腻食物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胆固醇升高等问题,对身体健康不利。

睡眠忌讳

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而一些睡眠习惯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正常的生理节律,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睡眠不足则会使身体无法充分休息和修复,影响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情志忌讳

长期处于过度忧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心理问题等。因此,避免过度忧虑、抑郁和愤怒,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积极的态度,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有所行

运动养生的重要性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更好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有利于排除代谢废物和毒素。定期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更加强健,肺部功能更为高效,从而提升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保持骨骼健康,减少关节疼痛和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具抵抗力,减少感染疾病风险。

适度运动的益处

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带来身体上的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减肥和塑形方式,通过消耗热量和增强代谢,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塑造健康体态。此外,运动对缓解压力也有显著效果。通过运动,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有助于提升情绪状态。运动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帮助入眠和保持深度睡眠,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和精神状态。此外,长期坚持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律和毅力,对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需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夏季炎热时,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凉爽的户外活动是明智之选,如慢跑、散步或打太极拳,以避免中午高温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冬季寒冷潮湿,室内运动如瑜伽、游泳等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保暖并加强热身,以防止肌肉受伤。春秋季气温适中,适合各类户外活动,如徒步、骑行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通过根据季节特点调整运动计划,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减少不适应环境带来的健康风险,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