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 林海彬

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断指修复指标及应激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断指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主动活动总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远端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优化断指修复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手指末节断指;远端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应激指标

手指末节断指为手指最远端指节、指骨末端部分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完全或部分截断,该损伤涉及皮肤、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经断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功能性障碍,引发严重的感染和坏死[1]。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恢复手功能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常规断指再植手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手指的外观和部分功能,但由于受损组织的复杂性和微细结构的损伤,术后血液循环恢复和神经功能重建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2]。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通过显微镜的高倍放大和显微器械的精细操作实现治疗,显微镜下可清晰地显示手指末节微细结构,特别是血管和神经吻合情况,手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缝合断裂血管和神经,提高再植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3~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断指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2~52岁,平均年龄(44.52±4.08)岁。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1.22±10.1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手指末节断指[5];断指损伤在6 h以内;无严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手术,并愿意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和随访。排除标准:有严重的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手指断裂部位存在明显感染。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

行臂丛麻醉,使用低倍显微镜(6~8倍),修整断面,将断指骨端对接,对齐骨皮质,使用7-0或8-0尼龙线将断裂的伸肌腱和屈肌腱分别进行缝合,再进行动脉吻合、静脉吻合。操作时需小心谨慎,确保血管的完全对接,避免漏血或血管栓塞。找到断裂的指神经,进行吻合,最后对齐皮缘,使用6-0或7-0进行皮肤缝合,使用无菌纱布和弹性绷带包扎手指,保持手指适度的固定和压迫,避免血肿形成。术后24~48 h内密切观察断指血液循环情况,注意有无再植指颜色异常、肿胀等。

1.2.2 研究组实施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上肢外展90°,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环扎患指根部止血带。使用卡尔蔡司医疗技术手术显微镜S7/OPMI Sensera,调整显微镜至18倍,修剪并处理断端,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骨骼进行固定,随后清理吻合口的坏死组织和脂肪组织,借助显微镜辅助进行操作,依次吻合肌腱、动静脉、神经及掌侧皮肤。最后冲洗吻合口,缝合血管,并松开止血带,等待血液循环恢复后,以“Z”字形缝合创口。手术完成后,对手指进行包扎和固定,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止痛药物控制术后疼痛。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3个月后进行术后评估。骨性连接良好,断指血流、脉搏、皮肤色泽、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视为显效;部分组织成活,运动及感觉功能基本恢复,断指血流、脉搏、皮肤色泽明显改善,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6]。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断指修复指标:两点辨别觉范围(正常为5~6 mm)、远端指关节活动度(正常范围为61°~87°)、断指指甲长度和主动活动总程度评分(最高为15分,评分越低表示主动活动能力越弱)。(3)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抽取患者术后24 h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丙二醛(MD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断指修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断指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主动活动总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远端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术后研究组ALD、Ang-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D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指末节断指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通常由机械性外力导致手指远端的完全或部分截断,该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手功能,对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7]。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是指在显微外科技术的辅助下,通过精细的显微操作将断指重新连接手术方法,包括血管吻合、神经缝合和肌腱修复,目的是恢复手指血液供应、感觉和运动功能[8~9]。显微外科技术借助高倍显微镜,可以精准找到血管断端,并使用微小的缝合线进行吻合,恢复血流[10]。再植术中神经缝合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手指的感觉神经断裂会导致失去触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通过显微镜下的神经缝合,可以部分恢复手指的感觉功能[11]。此外,手指的运动功能主要依赖于肌腱牵引作用,断指再植术中,需要将断裂的肌腱进行精准对接,确保再植指的活动度[12]。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断指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主动活动总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远端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P<0.05)。断指再植手术最关键的步骤是恢复断指血液供应,在高倍显微镜的辅助下,医生可以辨识和操作血管,甚至进行极小血管吻合,降低血管吻合失败风险,断指重新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后可确保断指组织的正常代谢和营养供应,从而促进指甲正常生长,恢复正常或接近未受伤手指正常长度,提高再植指存活率[13]。手指的运动主要依赖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断指后肌腱的断裂会严重影响手指的运动功能。通过显微镜辅助进行肌腱修复,医生能将断裂肌腱精准对接,确保再植指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此外,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外科医生在手术中能更加精细地处理关节结构,缝合神经,有效恢复手指的感觉神经连接,部分恢复触觉和痛觉功能。术后,通过科学康复训练可使两点辨别觉距离逐步缩短,显著改善感觉功能,提高手指精细操作能力。醛固酮是一种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的重要激素,其表达水平升高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和血压的正常,对术后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血管紧张素Ⅱ为强效血管收缩因子,其表达水平升高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灌注,提高组织存活率和再生能力。MDA是脂质过氧化产物,其表达水平反映氧化应激程度。本研究中,研究组术后ALD、Ang-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D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操作可显著减轻术后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断指再植存活和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优化断指修复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宁,蔡飞,陈强,等.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3):370-371.

[2]黄俊,牛磊,周定,等.个性化再植治疗手指末节离断伤的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21(5):681-684.

[3]李中成,张晓丽,丁伟,等.手指末节撕脱离断伤再植体验[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4,40(2):184-185.

[4]陈泽彬,樊志强,周秀梅,等.儿童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3):372-375.

[5]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6-258.

[6]刘洋洋,吴敏,朱军,等.TamaiⅠ~Ⅱ区指尖离断再植改良方法及临床疗效[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4,47(1):78-83.

[7]李建强,靳宇,赵文献,等.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J].实用骨科杂志,2024,30(5):400-403,437.

[8]李通,陆广旭,王均强,等.成人手指末节远端离断再植41例[J].武警医学,2021,32(12):1079-1081.

[9]吴起,靳高峰,梁建康,等.动脉静脉化联合指端水平状切口创面放血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1,26(3):356-359.

[10]徐培章,陈宇华,徐梦虎,等.亚甲蓝与双氧水混合液在手指钝性离断伤微创再植术中的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36(4):486-490.

[11]仝朋飞,袁正江,陈煜华.手指脱套离断伤再植的治疗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2):47-51.

[12]陆一鸣,王斌,王天亮,等.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Allen Ⅲ型指尖离断16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3,39(8):868-872.

[13]林伟栋,施海峰,张志海,等.合并指动脉粥样硬化的断指再植体会[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1,37(4):280-28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