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徐云明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势。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石膏固定、骨牵引、外支架、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研究组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状骨折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四肢长管状骨折;疼痛程度;骨折愈合;并发症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是指因外力作用导致上肢或下肢的长管状骨(如股骨、胫骨、桡骨和尺骨)发生断裂或不完全断裂病理状态,该类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创伤或高处坠落等剧烈外力事件[1]。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直接暴力导致骨组织断裂及间接暴力引起的扭转或弯曲性骨折,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肢体畸形、异常活动、局部肿胀及功能障碍[2]。常规治疗包括石膏固定、骨牵引、外支架及闭合交锁髓内钉等方法。但石膏固定易导致皮肤压疮和肌肉萎缩;骨牵引方法繁琐且患者不适感强;外支架不仅体积大影响活动,还易感染;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虽然较稳定,但术中损伤大、技术要求高,且存在脂肪栓塞等并发症风险[3~4]。本研究旨在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42.52±5.11)岁,石膏固定21例,骨牵引11例,外支架14例,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4例。研究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42.55±5.1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符合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诊断标准[5];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研究并遵守研究规定。排除标准:患有晚期肿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病理性骨折或骨质不良;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影响依从性或理解能力。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1)石膏固定:对骨折部位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使用石膏衬垫包裹骨折部位,将石膏绷带浸湿后,从远端到近端逐层缠绕骨折部位,整理石膏绷带的松紧,轻轻定型,固定完成后,检查患肢远端的血运和感觉,定期观察石膏是否出现松动、破裂或压迫等问题。(2)骨牵引:准备牵引床、牵引架、牵引绳、滑轮、配重等牵引设备,在骨折远端进行皮肤消毒和局部麻醉,使用牵引针穿刺骨骼,固定牵引针。将牵引绳系在牵引针上,通过滑轮连接到配重,调整牵引重量,使骨折端逐渐复位。定期观察牵引效果,调整牵引重量和角度,避免软组织损伤。(3)外支架固定:在C臂机下进行定位,确定支架钉的穿刺点,钻孔后安装外支架钉,调整支架的角度和位置,使骨折端对位良好,固定支架的各个部件,定期检查支架的紧固情况,防止松动,观察支架周围皮肤的情况,防止感染。(4)闭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在骨折近端和远端分别做小切口,使用牵引装置或手法复位骨折端,导针在骨干髓腔内建立通道,将髓内钉置入髓腔内,使其通过骨折端,使用钻头在髓内钉两端钻孔,置入交锁螺钉,固定髓内钉的位置,缝合切口,进行无菌敷料包扎。

1.2.2 研究组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在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皮肤切口,沿着骨干长轴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暴露骨折部位,用拉钩或其他器械将软组织保护开。使用牵引、夹板或复位器械将骨折断端复位至解剖位置,通过C臂机确认骨折复位情况。根据骨折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钢板,如果需要,使用塑形器械对钢板进行弯曲或修正,将钢板放置在骨折部位,用克氏针或临时固定器固定钢板位置,在钢板上的孔位进行预钻孔,使用深度计量尺确定螺钉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螺钉,将其旋入预钻孔中,每个孔都需要重复预钻孔和旋入螺钉的步骤,确保钢板紧密贴合骨面,在锁定钢板的情况下用锁定螺钉增加稳定性。通过C臂机再次确认钢板和螺钉位置,检查固定效果,确保骨折复位良好,钢板无松动,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分层缝合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前和术后3 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6]评估,以10 cm长的直线表示,线的一端表示没有症状(0分),另一端表示最严重的症状(10分)。(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骨不连、术后感染、组织粘连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 d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四肢长管状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引起,其复杂性和严重程度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7]。针对这种情况,治疗上需要选择一种既能恢复骨骼解剖结构,也能保证骨折部位稳定性的固定方式,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8]。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效果显著。现代内固定装置的设计结合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点,使骨折端复位和固定的操作更加简便、快捷,通过精准定位和固定钢板与螺钉,可以迅速实现骨折段的稳定性,大幅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手术过程更加精准,减少传统手术中繁琐的软组织剥离和操作步骤,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骨折愈合时间的缩短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稳定的机械固定,钢板螺钉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愈合环境,有效减少骨折段的微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不仅有助于早期骨痂的形成,还能促进新生骨的重塑和愈合,加速骨折的修复过程。此外,钢板螺钉固定可以恢复骨骼的解剖结构和负重轴线,使患者能更早地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进一步加速骨折愈合。由于手术时间的缩短和术中创伤的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风险降低,能更早地下床活动和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整体康复进程[9]。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通过提供稳定而坚固的骨折固定,减少骨折断端的微小移动,减轻由于断端摩擦和位移引起的疼痛感,机械稳定性对于减少术后疼痛至关重要,因为微小的位移和不稳定性是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另外,钢板螺钉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现代钢板通常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钛合金或不锈钢制成,强度高、耐腐蚀,还能减少体内异物反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术后炎症和排斥反应,进一步降低疼痛感[10]。此外,钢板的弧度和螺钉的角度可以根据个体解剖结构进行精确调整,确保在固定过程中对软组织的压迫和损伤最小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能提供坚固的机械稳定性,确保骨折部位在愈合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稳定性有助于骨折的愈合,预防由于骨折段不稳定而引起的二次损伤和相关并发症,稳定的固定减少骨折端的微小移动。这一微创术式通过小切口和精确的手术操作,最大程度地保护软组织,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炎症反应,能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牵拉和压迫,有助于保护局部血供,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避免软组织损伤引发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四肢长管状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郑钢,刘鸣江,黄新锋,等. 预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骨及软组织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26):4208-4212.

[2]徐晓燕,李霞,赵泽雨,等.小腿双针可控便携式牵引装置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4):348-349.

[3]许志贤,何武兵,柯铁,等.微创钢板接骨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3):192-197.

[4]朱伯然,田立国,郭艳鸽,等.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车祸致老年胫腓骨骨折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1):109-113.

[5]管剑,韩星海.中国骨关节炎十年[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27.

[6]李洁,李学敏,章琦,等.中药熏蒸联合红外线治疗对老年腰肌劳损患者ODI、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2):213-216.

[7]张敬飞.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8):1369-1371.

[8]陈金亮,桂道坤.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优势评价[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增刊1):70,73.

[9]王会会,翁德雨,陈建军,等.远端双平面固定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4):415-417.

[10]尚国俊,郭振业,马敬,等.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7):1155-115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