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 预防高血脂
作者: 王璐曦高血脂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异常增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例如高血脂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狭窄至闭塞,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可发展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会影响心肌供血,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高血脂还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一旦出现脑血管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可致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脂。
膳食合理搭配原则
控制总热量摄入
控制总热量摄入对于预防高血脂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需求减少,更需要在饮食中精准控制热量,避免过剩。建议老年人每日热量摄入限制在29 kcal/kg以内,这样既能保障基本的能量需求,也能避免脂肪积蓄。其中,主食摄入量建议每日不超过300 g,鼓励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低热量食物的比例,减少高GI值食物的摄入,优化血脂管理。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减少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摄入是高血脂饮食管理的核心。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加工肉制品、牛油、动物内脏等。同时,严控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其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建议选择低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的食材,采用清蒸、水煮、慢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在保留营养的同时减少油脂摄入。
增加植物性食物摄入
蔬菜与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物,可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调节血脂。全谷物能保留更多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有助于稳定血糖,改善脂质代谢。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及生物活性物质,可协同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过量摄入糖分与精制碳水化合物会使甘油三酯水平上升,不利于血脂管理。日常饮食中应减少蔗糖、果糖摄入,这些糖常隐藏于含糖饮料、甜品和加工食品中。建议以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及部分水果。因为复合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慢,能逐步释放热量,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质代谢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质
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至关重要。推荐瘦肉(鸡胸肉、猪里脊)、深海鱼类(三文鱼、鲭鱼)及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其中,瘦肉低脂肪、高蛋白质,在满足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多的脂肪摄入;鱼类含ω-3脂肪酸,可降低血脂、减少炎症,维护血管健康;豆制品为植物性优质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可调节血脂,改善肠道健康。
推荐食物
(1)深海鱼类:深海鱼类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2)坚果:坚果(核桃、杏仁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3)橄榄油:橄榄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4)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5)全谷物:全谷物(燕麦、糙米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6)豆类:豆类(黑豆、红豆等)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