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防治
作者: 朱文恒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长辈抱怨膝盖疼?或自己在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后也会感到膝关节不适?如果是这样,很可能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作祟。
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膝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膝关节的软骨随着年龄增长、过度使用或者其他原因而逐渐磨损,导致骨头之间的摩擦增加,从而引起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人体膝关节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结构,由骨头、软骨、韧带、肌肉等组成。其中,软骨就像是一个缓冲垫,能够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让关节能够灵活运动。当软骨受到损伤或者磨损后,骨头之间的摩擦就会增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1)疼痛:疼痛是膝关节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早期的时候,疼痛可能比较轻微,只是在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或者蹲下站起的时候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疼痛。疼痛的部位通常在膝关节的内侧、外侧或者前方,有时候还会放射到大腿或者小腿。
(2)肿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还会引起关节肿胀,原因主要是关节内的滑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关节液增多。肿胀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肿胀,而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关节肿大。
(3)僵硬:早上起床或者长时间坐着不动后,膝关节会感到僵硬,活动不灵活,通常会在活动几分钟后逐渐缓解。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僵硬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4)畸形:随着病情的发展,膝关节可能会出现畸形。最常见的畸形是膝内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还有膝外翻,也就是“X型腿”。畸形的出现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5)活动受限:由于疼痛、肿胀、僵硬和畸形等原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自如地弯曲和伸直膝关节,上下楼梯、走路、跑步等活动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会逐渐老化,膝关节也不例外。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膝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而磨损的速度却会加快,更容易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肥胖:肥胖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使关节软骨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速软骨的磨损。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3倍。
(3)过度使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或者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者,膝关节容易过度使用,导致软骨磨损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例如,长期跑步、爬山、爬楼梯等运动,如果不注意保护膝关节,很容易引发膝关节炎。
(4)外伤:膝关节曾经受过外伤,如骨折、扭伤等,也会增加患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比如外伤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韧带或者半月板的损伤,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加速关节的磨损。
(5)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膝关节炎,那么其他人患上膝关节炎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症状和体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例如,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肿胀情况、僵硬时间、活动受限程度等。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膝关节,看看是否有肿胀、畸形、压痛、活动范围减小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光片,可以显示膝关节的骨头结构,看看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情况。此外,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关节软组织信息,如软骨、韧带、半月板等的损伤情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害
疼痛与活动受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疼痛。患者会感到膝关节周围持续的疼痛,这种疼痛在活动时加剧,如上下楼梯、蹲下站起、长时间行走后。
由于疼痛和关节僵硬,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也会逐渐缩小。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这使得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系鞋带、穿袜子等变得困难。严重时,患者行走的距离会明显缩短,甚至可能发展到需要依靠轮椅来移动,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肌肉萎缩与关节畸形
长期的膝关节疼痛会导致患者不自觉地减少膝关节的活动,使得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因缺乏锻炼而逐渐萎缩。肌肉萎缩又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比如股四头肌萎缩后,其对膝关节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减弱,膝关节在承受身体重量时更容易受损。随着病情的迁延,关节软骨的磨损、骨质增生等病理变化会导致膝关节出现畸形。
心理和社交障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带来的身体疼痛和活动不便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患者可能会因为自己行动迟缓、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例如,患者可能因为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地参加户外运动或者与朋友聚会,逐渐变得孤僻,对生活失去信心。在社交方面,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可能会减少外出的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社交圈子。而且,在一些需要行走较长距离或者站立时间较长的社交场合,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膝关节无法承受而选择回避,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1)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缓解疼痛。
(2)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爬山等活动,减少膝关节的磨损。如果需要进行上述活动,可以使用拐杖、手杖等辅助工具,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3)注意保暖: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加重膝关节的疼痛,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凉。同时可以佩戴护膝、穿保暖的裤子等。
物理治疗
(1)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进行热敷,每次15~20 min,每天可以进行多次。
(2)冷敷:在膝关节急性疼痛期,可使用冷敷减轻炎症和肿胀。如使用冰袋或者冷毛巾进行冷敷,每次10~15 min,每天可以进行多次。
(3)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缓解疼痛。但是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加重病情。
(4)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等,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但是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
(2)软骨保护剂: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以促进软骨的修复和再生,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3)关节腔注射药物:对于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等。透明质酸钠可以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是不能长期使用。
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膝关节周围打几个小孔,将关节镜插入关节内,观察关节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可以清理关节内的炎症组织、磨损的软骨碎片、游离体等,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2)截骨术:如果患者的膝关节畸形比较严重,可以考虑进行截骨术。截骨术是通过改变骨头的力线,减轻关节软骨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3)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关节置换术是将磨损的关节软骨和骨头切除,然后安装人工关节,替代原来的关节功能,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1)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适合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动有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对膝关节的压力比较小,可以有效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2)注意姿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下蹲、跪着等动作,以免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者鞋底过硬的鞋子,否则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增加膝关节的负担。
(3)预防外伤:在进行运动或者工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膝关节受伤。如果膝关节曾经受过外伤,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
(4)定期检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膝关节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X光片、MRI等检查方法,早期发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