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 程红娜 刘曼君 程红军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情况、炎性介质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咀嚼功能,降低炎性介质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治疗;咀嚼功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牙体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本身的疾病以及因此引发的根尖周组织相关疾病的一种疾病症状,临床中以龋齿、非龋齿牙体组织、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最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牙或牙列的完整性可能会被破坏,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正确发音及颜面形象,儿童期则会影响牙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1]。部分牙体牙髓病则会诱发颌骨骨髓炎、面部间隙感染、颌骨囊肿、全身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临床多建议及早进行治疗。根管治疗分为一次性治疗和多次治疗,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解决牙体牙髓病症状[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9.68±6.09)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37±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牙体牙髓病;均接受根管治疗;临床资料齐全;无用药过敏史。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未签署治疗同意书;合并其他相关性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均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便医生对患牙的牙根走向、具体病变情况进行了解,制定治疗方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2.1 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

彻底清除根管,选择合适的根管锉对根管进行准确定位,确定根管具体长度,用甲醛甲酚棉进行暂时填充。维持1周后取出填充的甲醛甲酚棉,填充牙胶尖和根管糊剂,通过X线照射检查填充具体情况。

1.2.2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

实施局部麻醉后摘掉活髓,用合适的根管锉对根管进行定位,获取具体的根管长度,彻底清除根管并保持干燥。使用保护剂和牙胶对根管进行填充并予以固定,填充完成后通过X线检查填充情况。治疗后叮嘱患者遵医嘱正确服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显效,牙痛、出血症状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牙痛、出血症状缓解,咀嚼功能有明显改善;无效,牙痛、出血症状未缓解,咀嚼功能未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咀嚼功能:包括牙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3)炎性介质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4)并发症:如牙龈肿胀、咬合不适和口腔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咀嚼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炎性介质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牙体牙髓病的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牙体缺损、牙周感染等密切关系[3]。细菌感染会加速龋病发展,且细菌会进一步侵蚀牙体,不断向下侵犯牙髓,最终引起牙髓病。另外,咀嚼磨损、牙体隐裂等也会导致牙体缺损,从而造成牙髓直接或间接暴露,为细菌提供入侵机会,增加牙髓病发生风险。有研究资料证实,糖尿病、肿瘤也会侵犯损伤牙髓,诱发牙髓病[4]。

目前针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主要以拔牙、龋洞填充和根管治疗为主。拔牙虽然可以解决疼痛、不适等问题,但是牙齿的拔除会造成牙齿缺失,影响口腔美观,影响患者正常咀嚼和消化。另外,拔除牙齿后邻近牙齿可能会发生倾斜或移位,影响牙齿正常咬合功能及口腔健康,所以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尽量保留患牙,维持口腔健康[5]。龋洞填充只能简单填补龋洞,为提高填充效果,需切除部分健康牙体组织。治疗过程中,会对牙齿结构造成损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牙体牙髓病内部的病变,而且治疗中所使用的填充材料有一定年限的使用寿命,随着时间延长可能会出现脱落、磨损等情况,需要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更换。另外,填充材料颜色与健康牙颜色差异较为明显,填充结束后会与健康牙形成鲜明的对比,影响美观[6]。根管治疗可以保留完整的患牙,有助于维持口腔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清除牙髓组织及龋髓,彻底消除根管内的感染源,预防进一步感染,减轻对牙齿的损伤程度,治疗效果更好[7]。此外,由于保留了患牙的完整性,治疗后牙齿的功能恢复明显,而且牙齿外观与健康牙颜色较为接近,美观性更好。

本研究针对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通过一次治疗可以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病灶,从根本上阻断感染源,降低二次复发率,相对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在咀嚼功能方面,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明显。表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咀嚼功能与牙齿的完整性有直接关系。保留原有牙齿结构,帮助牙齿恢复原有的稳固性,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咬合咀嚼功能。另外,一次性根管治疗能一次性彻底清除感染源,明显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症状,最大限度地恢复口腔健康,从而尽快恢复咀嚼功能[8]。当牙体出现疾病或炎症时,机体出于对身体的保护会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来抵抗外部入侵,所以牙体牙髓病患者炎性介质水平明显升高。经过治疗以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炎性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多次根管治疗的对照组。一次性根管治疗只需要接受一次手术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多次根管治疗需要对根管处反复进行清理、填充,期间容易加剧根管炎性反应。此外,本研究显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多次根管治疗。这可能是因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减少了频繁接触次数,从而降低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改善其咀嚼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张静,薛梅.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9):109-111.

[2]徐莉雅.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58-59.

[3]陈思远,王伟伟,王翼.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研究[J].系统医学,2023,8(16):171-174.

[4]姬莉,周龙,陈俊俊.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儿童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3,42(21):62-65.

[5]林舒,高萍,游冬冬.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2):89-93.

[6]刘永青,叶鑫.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6):65-67+73.

[7]朴维英,翟荣萍.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对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1):55-58.

[8]温一民,赖晓玲,曾晓勇.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5):733-73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